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 (第1/2頁)

多極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城距離青州城並不是很遠,也就八十多里的樣子,這一段路還算是好走,都是平原地帶,官道也還算是寬闊。

即便路這麼好走,孔有德的軍隊依舊是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才趕到,因為輜重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那17門佛郎機。

之所以現在又17門佛郎機,是因為新城打下來之後,炮兵把總蘇凱風就下令,讓人修理損壞那幾門炮,當時攻守雙方一共有21門佛郎機,3門炸膛的已經修不好了,那4門被炮彈擊中的經過修理,有三門依舊能夠使用。

不光是這17門佛郎機火炮,還有大量的炮彈,火『藥』等等,還有搶掠幾個縣城獲得的大量金銀珠寶,以及沿途村寨地主士紳的糧食,儘管還有大量的牲口馱運,大軍在十二月五日總算是趕到青州城二十里外的東高鎮。

自古以來,守城如果只守一座空城,純屬找死的行為,那樣的話,敵軍一旦全面封鎖,無法向外傳遞訊息,無法獲得補給,無法與援軍進行溝通,城破是遲早的事情。

青州兵備道朱之裔自然也不是傻子,早就在城外各重要路口,關隘,鎮子安排了兵力,用以分散叛軍的兵力,適當的時侯可以互為犄角,相互支援。

所以,孔有德的軍隊與青州守軍的第一戰,就在這東高鎮打響了,東高鎮位於青州城西北二十里,是一座很普通的小鎮子,朱之裔仍舊安排了部分兵力在此防守。

擔任前鋒的是白雲龍部,一共五百人馬,對戰三百衛所軍,白雲龍覺得火炮支援都不需要,就沒有等待後續部隊,直接攻城了。

這一戰沒有出現意外,白雲龍親自帶頭衝鋒,進攻的過程相當順利,一次強攻就登上了城牆,城內的守軍看到城牆被佔領,已經無法抵禦叛軍,留下了二十多具屍體,便一鬨而散,逃回青州去了。

白雲龍也沒有下令追擊,因為已經沒有那個必要了,而且士兵們經過趕路,外加攻城,體力消耗很大,繼續追擊,遇到突發情況,很難安全的撤退回來,白雲龍率部短時間內控制了這座不大的鎮子。

守軍只傷亡了了一成不到,便不敢繼續抵抗,全部逃跑了,說明他們已經被嚇破了膽。

繼續追殺還不如放任他們回到青州,到時候他們就能將這種恐懼心理,傳遞給青州高層,他們在壓力之下必定會向王道純求援,而王道純收到資訊,肯定會壓力倍增,加速前進,剛好配合將軍的計劃。

孔有德也不怕王道純不來救援,因為只要衡王朱常?在,他就一定會來,因為他擔不起親王被害的責任,整個山東就沒人擔得起這個責任。

當然,孔有德並不會真的攻進青州,幹掉衡王,只有傻子才會那麼幹,大明的王爺,現在都是被當成豬養起來的,雖然身份尊貴,實際上沒有什麼權利。

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朱棣透過靖難之役登上皇位的,他害怕別的王爺也這麼幹,當初的九大塞王,少的擁兵一兩萬,多的統兵五六萬。

靖難之前的朱棣,不是其中最弱的,但也不是最強的,要是其他王爺,尤其是除了他和寧王之外的7個塞王,真要學他朱棣再來一次靖難,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成功。

為此,他就不斷的削弱各個王爺的權利,到他孫子朱瞻基登基的時候,大明王爺們的權利,已經被削的很弱了。

當時,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自認靖難有功,不服氣朱棣把皇位傳給大哥朱高熾,奈何老爹太牛叉,他不敢跟老爹對著幹。

於是就在朱棣死的時候,想透過篡位取得皇位,結果因為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的阻撓,未能成功,不到一年朱高煦也死了,他再次想篡位,結果還沒開始行動,就得知大侄子朱瞻基已經在北京登基了。

朱高煦極度不服氣,既然篡位無法成功登上皇位,那麼就學老爹朱棣,也來一次靖難,於是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等地方大將,在安樂州起兵謀反。

隨後大侄子宣德皇帝朱瞻基御駕親征,一戰而定,而這件事情表明,當時大明王爺的權利已經很小了。

要知道朱高煦可不是什麼廢材,他的指揮才能,雖然比不上徐達,常遇春之流,但也差不了多少了,朱棣靖難的時候,他可是當時大明頂級的戰將,而且和其他的靖難武將很有感情,在參與太子位置的爭奪之時,武將們都很擁護他。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親王,起兵造反,被一戰平定,大明的王爺們,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權利,無法對皇位產生大的影響了,後來的皇帝也在不斷地削弱王爺們的權利,以至於大明朝在此之後就沒有什麼王爺造反。

《明末陰雄多極世界》 第七十八章 王爺和豬的區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