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9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田都梟首示眾,派人看管好他的家人,等候朝廷的發落。”

劉闞面無表情的發出命令。

在這種人命如草芥一般的時代裡,他可以想象出擺在田都家人面前的,會是何等殘酷的命運。可是他沒有辦法這就好像是一場賭博,田都若是贏了,雞犬升天。不過他現在輸了,死了!那麼他所犯下的罪過,就必須由他的家人來承擔。這一點,任誰也無法改變。

夷三族,當是最為正常的結果。

劉闞無力去改變,也不想去嘗試改變。

他現在所要考慮的,是如何為平陽的百姓謀出一條生路。

正午時分,薛郡郡守王恪領兵抵達平陽。

並且。分散在薛郡各地地兵馬。也源源不斷地向平陽開拔而來。

“泗水郡、琅琊郡、以及東海郡都已得到了訊息。壯郡守和司馬郡守各派出兩千兵馬進入薛郡。駐紮在胡陵、藤縣和南城鄉一線。薛郡南部十分平靜。目前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跡象。

琅琊、膠東兩郡也秘密出兵臨淄。

想必這兩日就會有捷報傳來本官出發之前。還得到訊息。廷尉右監馮敬都尉自盧縣出擊。在徂徠山伏擊反賊柴成功。左監李成司馬詐開嬴邑城門。柴、田安兩人當場戰死。博陽縣長也被收押看管。等候廷尉正發落。目前。馮都尉和李司馬已兵合一處。向於陵方向移動。”

王恪年過四旬。生地白淨面皮。儀表堂堂。

只是眼神有些冷戾。嘴唇也很單薄。給人一種刻薄寡恩地感受。讓劉闞不想太過於接近。

不過,劉闞還真的要感激這王恪。

若非王恪的配合,平陽說不定真是一個麻煩。人雖然有些冷漠。可做起事情來,是一絲不苟。

劉闞發現,王恪好像不想在平陽停留過久。

在通報了情況之後。王恪拿出虎符,把平陽地軍隊,全部交由劉闞來掌控。而後,他藉口公務繁忙,需立刻迴轉魯縣,在當晚就告辭離去。以至於劉闞覺得,王恪這次出現在平陽,似乎就是為了通報訊息,還有把軍隊交給劉闞來控制。那行色匆匆。讓劉闞莫名其妙。

“王郡守是薛郡人!”

叔孫通嘆了口氣,為劉闞解惑道:“作為一郡之長,他治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心裡怎能安寧?再說了,他也非常清楚,田都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平陽的事情並沒有結束。平陽百姓如何處置,他心知肚明。只是不想面對這種情況,故而才做出一副冷漠狀。好像不通情理。

都尉,王郡守這是把難題交給你了

你現在手握薛郡兵權,兼之廷尉正,乃是朝廷委派下來,全權負責此事的欽差,將如何做?”

平陽,現在還真的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其實不僅僅是平陽,嬴邑、臨淄兩地也面臨著和平陽相同地情況。三縣加起來,可是有十幾萬條性命。劉闞當年在朐衍也殺死了很多手無寸鐵的匈奴人。但他還可以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可現在,這十幾萬人。卻都是實實在在的炎黃子孫啊!

“真個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忍不住在心底哀嘆一聲,劉闞想了想,“何公,我準備採取你的注意,呈報朝廷,建議將三地百姓全數遷徙至五原郡。或許還會死人,但總好過全部屠戮。平陽也好,嬴邑也罷,包括那臨淄,不過是少數人作亂而已。百姓無辜,既然已經拿下了首惡,何必再過多大開殺戒?”

叔孫通眼中閃現一抹異彩,“都尉,你可要想清楚,這奏章一出,後果可非同小可。”

劉闞知道,叔孫通所說的後果,代表著什麼意思。始皇帝是何等剛愎的性情,殺性之重,無與倫比。其他的事情還好說,但是對於謀逆之類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容忍。

可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十幾萬人,死在自己手中吧

天已經黑了,屋中燭火跳動。

劉闞負手走到窗邊,背對著叔孫通,開口道:“何公,儒家常說仁,那你能告訴我,什麼是仁嗎?”

突如其來的問題,讓叔孫通一下子愣住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夫子引以為最高地道德標準。

可什麼是仁?

卻不那麼好回答了也許,就算是那個提出仁概念的孔夫子重生,站在這裡也不一定能說個明白。儒家的仁,也許就好像道家的道一樣,說不清楚,道不明白,難以作出肯定的界限吧。

孔夫子在《論語…顏淵》說:克己復禮為仁。

《刑徒使者電視劇》 第14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