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體運用,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持久抵抗時期;第二期為敵我對峙時期;預定之第三期,為我總反攻時期。在抗戰第一時期,國軍對倭寇之攻勢,僅作有限之抵抗;而後主動轉進,以消耗敵人兵力,儲存我軍主力;藉以空間換時間,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以求達成提早阻止敵人前進,及建立長期抗戰力量之目的。”蔣介石向陳誠交待三項任務:赴華北向晉、陝將領說明中央之決心與抗戰之準備;赴上海視察張治中部作戰,並協助之;速擬定戰鬥序列。當晚,陳誠與白崇禧、黃季寬、王達夫等會商戰鬥序列。第二天赴上海視察,於20日返回南京,向蔣介石建議“須向上海增兵”,並表示願意在江蘇、浙江方面擔負抗敵守土任務。8月20日,中國最高軍事當局決定將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上海、蘇南、浙江為第三戰區,陳誠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在戰區內負責江防指揮。8月23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在吳淞、川沙登陸。陳誠率第15集團軍與張治中率領的第9集團軍、薛嶽率領的第19集團軍共同與登陸日軍血戰。其中羅店戰役,歷時月餘,羅店幾成焦土,被日軍稱為“血肉磨房”,即為陳誠指揮進行。9月21日,軍事委員會調整第三戰區指揮系統,蔣介石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將戰區軍隊分為左、中、右三個作戰軍,陳誠任左翼軍總司令。11月,任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負責指揮整個淞滬會戰。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 1937年11月軍事委員會決定建立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陳誠為副司令長官。日軍佔領上海後,乘勢向西進攻南京。1937年11月20日,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軍事委員會遷往武漢。武漢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為保衛武漢,1938年1月組成武漢衛戍總司令部,陳誠任衛戍總司令。2月,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成立,陳誠又兼任部長,周恩來、黃琪翔任副部長,郭沫若任第三廳廳長。1938年5月徐州失守,日軍集中兵力會攻武漢。6月,軍事委員會制定、頒佈武漢會戰方針,決定編組第九戰區,任命陳誠為戰區司令長官,負責長江南岸地區的作戰,與長江北岸的李宗仁第五戰區共同保衛武漢,重點置於武漢外線。6月14日,為求軍政一體,陳誠又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7月9日,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蔣介石兼任團長,陳誠任書記長。此時,陳誠身兼多項要職,擔負著固守武漢核心陣地的重任。 9月17日,蔣介石決定陳誠專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集中力量指揮江南作戰。陳誠的第九戰區與李宗仁的第五戰區共同作戰,與日軍展開了長達四個月的武漢會戰。 武漢失守後,軍事委員會以鄂南、湖南、江西贛江以西為第九戰區,以陳誠兼司令長官。1939年4月,陳誠辭去湖北省政府主席職務,以薛嶽代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到重慶主持“三青團”和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工作,併兼任中央訓練團教育長。 1939年4月至1940年8月,陳誠在重慶期間,主要主持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工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是當時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產物,對加強國民黨軍隊的戰時政治工作,鼓舞士兵的殺敵愛國熱情,維護國共合作局面,壯大抗日陣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此期間,陳誠還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南昌會戰等戰役的指揮。1939年5月,晉升為二級上將。 1940年6月日軍佔領宜昌後,國民黨政府為了重慶的外圍防禦,決定重新組建第六戰區。8月,陳誠被免去“三青團”書記長和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職務,改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由重慶到恩施,主持鄂政,指揮對日作戰。1941年9月,為策應第二次長沙會戰,陳誠指揮第六戰區部隊發動荊宜攻勢,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3年2月,陳誠奉命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執行開啟滇緬路交通、訓練部隊、準備反攻的任務,仍兼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湖北省政府主席。陳誠受命後,將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和湖北省政府主席工作分別交付他人代理,於3月飛抵昆明。為加強遠征軍的戰鬥力,陳誠在策定作戰計劃及交通、通訊、補給、衛生等整備計劃的同時,依據部隊的情況,策定了“遠征軍作戰部隊整備計劃”,令各部依據所定計劃實施。 1943年5月,正當陳誠積極策劃滇西作戰計劃時,日軍為打通長江運輸,消滅沿江中國軍隊,威脅重慶,於5月5日調集10萬兵力大舉進攻鄂西,戰況十分緊急,陳誠奉命自雲南趕回恩施,指揮鄂西會戰。陳誠部署並命令第六戰區部隊堅守江防,消耗敵力,誘敵於漁洋關至石守之間殲滅之。中國軍隊英勇奮戰,經一個多月激戰,6月14日
《二戰風雲一》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