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七章 憤怒的蕭瑀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軍大勝!東面之突厥滅亡!

訊息傳至長安,長安城內一片歡騰。李世民喜笑顏開,在朝堂上感慨地道:“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往來國家草創,突厥強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頡利,朕未嘗不痛心疾首,志滅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暫動偏師,無往不捷,單于稽顙,恥其雪乎!”

眾臣也紛紛賀之,唯御史大夫蕭瑀因其姊前隋蕭皇后之亡而鬱鬱寡歡。

是夜,李世民大宴重臣十餘人,及諸王、王妃、公主等,並請出太上皇李淵。李淵一時興起,親自彈起琵琶,李世民起舞,諸臣連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最大的外患解除,國內形勢一片大好,李世民的心情也如三月的陽光格外明媚,就等著李靖等班師回朝,待太廟獻俘後便可一一封賞,加上崔瑾父子的進獻之功、崔慕父子為主分憂之勞等等,也一併賞賜。想到那千餘車的珍寶,哦,加上各路繳獲和各部落“主動”進獻的,共計有三千餘車,還有五萬頭牛羊、兩萬匹駿馬,李世民每每想起,都是喜上眉梢,真是睡著了都被笑醒。

但是,偏偏有那不識相的蕭瑀進言道:“聖上,臣聽說原本頡利牙帳所獲更豐,只是代國公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部分珍寶文物被兵士搶掠去了,此事不得不查,若是開此先例,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如何向請降的突厥人交代?”

李世民蹙了蹙眉,以前打仗都是花錢,此次因為民間捐款,讓朝廷不僅花費甚少,還利用所餘成立了一個什麼基金會,又繳獲白得了大筆收入,可大大緩解國庫空虛,不料這蕭瑀大放厥詞。此前,當得知蕭皇后等身亡的訊息時,太子李承乾便提醒道:“阿耶,兒子聽說那御史大夫蕭瑀與前隋蕭皇后感情甚好,又見他一直鬱鬱不樂,怕是要誣告彈劾代國公。”當時李世民還呵斥他不得胡亂猜疑臣子,但此時果然讓長子說中。李世民心裡很不是滋味,這些所謂重臣,為了私利私心私怨,可以去陷害誣告別人,簡直罪不可恕!難道自己對這些前朝遺臣太好了,好得他們都忘記自己的本分?

崔崇上前冷冷地道:“蕭大夫的意思是有人私吞財物?哼,真是不巧,頡利可汗牙帳的那些財物都是莒國公與下官長子崔慕親自封存、清點後移交給代國公,如此說來,是莒國公與崔慕縱容士兵哄搶珍寶?”本來,他是不想得罪這些前隋遺臣,奈何此事長子參與其中,若是不說清道明,莫說請功,聖上不怪罪就是好的了。

李俊搖搖頭,道:“哎,前隋蕭皇后與蕭大夫一母同胞,不料蕭皇后流落他鄉十八年,想必已習慣了草原的生活,見吾大唐取勝,寧可服毒身亡也不願迴歸故里,蕭大夫姊弟情深,心中悲痛之下免不了有些埋怨,某等也是理解的,但蕭大夫萬萬不可就此說些捕風捉影之事啊,如此,讓在外征戰的將士如何想?讓那些以生命博取功名的兒郎如何想?”

“休得胡言!”蕭瑀惱羞成怒,喝道,“吾也是為了朝廷著想,擔心處置不當,引起其他部落不滿。”

一向在朝堂上不太發言的長孫無忌笑呵呵地道:“蕭大夫莫要太過憂心,李侍郎、崔侍郎也不要生氣,依某看,代國公是否縱容將士哄搶頡利牙帳內的珍寶文物,想必莒國公的奏章很快就能送達,上面必會細細稟明繳獲之事。莒國公和崔御史都是精細人兒,此次能輕易擒獲頡利和各部落首領,他們可是立了大功啊!”

“聖上,臣以為,是非功過,且看代國公與莒國公等的奏章。”房玄齡道。

李世民點點頭,道:“房愛卿言之有理,蕭愛卿,你也要節哀,前朝蕭皇后等人的身後事還得你操勞呢。”

“是!”蕭瑀垂下眼簾。原本想讓李靖落個治軍無方、哄搶財物之罪,不料一時心急,卻忘了崔氏子是副使。當副使便好好地談判也好,偏偏火中取栗撈功勞。他咬咬牙,知道此次是無法治住李靖了。真正可恨!阿姊,為了楊氏血脈,你隱忍十八年,小弟不信你會服毒自殺,還將一干子孫也毒死!

下朝,三三兩兩的大臣說著話,回各自的職所。蕭瑀獨自埋頭大步向前走。崔崇與李俊互看一眼,疾步追上前。

“蕭大夫,下官剛才言語中若有冒犯,還請海涵!”崔崇拱手道,長長地嘆了口氣,“蕭大夫之心情,下官是理解了。前朝蕭皇后為了儲存楊氏血脈,忍辱負重十八年,眼瞧著就能回到中原過安穩的日子了,卻……哎!”

李俊搖搖頭,道:“代國公一向謹慎,絕不敢怠慢蕭皇后等人。聖上也一再交代要好生善待,待戰後便迎回長安。”

《重生之大唐李世民》 第五十七章 憤怒的蕭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