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章 虞世南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虞世南唯有一子,名昶,未繼承其才華,先為將作少匠,後為工部侍郎。昶生闡,僅此一子,無他出。虞昶父子均口碑不顯。虞闡已三十餘歲,下有二子、一女,在都水監當值。現,祖孫數代均居住一起。畢竟,如崔芮這般高堂尚在便分開單獨居住的,是極少的。

到了虞府,虞世南的老管家前來迎接,道:“僕阿郎正在習字,請崔郎君自去書房便是。”說著,將禮單瞧了瞧,見不過是尋常之物,便讓人拿下去。若是太豐厚,他是不敢收下的。自家阿郎一向清儉,唯好學問,其餘是能簡則簡。

整整衣衫,脫下鞋履,放輕腳步,進了書房,崔慕將崔瑾放下。虞世南正聚精會神地在書案前疾書,身形枯瘦,白髮胡亂挽在頭上。書房頗大,除去書冊便是其墨寶,其餘再無裝飾。一縷陽光靜靜地透過窗欞,傾灑在地上,斑斑駁駁。

崔瑾不由有些心酸。這就是一代大儒,真正從儒學為規,修身力行,心無旁騖,一心向學。自問,若讓他如此清心寡慾,他是無法做到的。但是,正因自己無法做到,所以這樣的人更是彌足珍貴,更是讓人不由不敬。無論何時,品行高尚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

終於,虞世南長長地吁了口氣,放下筆。

崔慕忙躬身道:“末學後進崔慕攜侄崔瑾拜見虞學士!”

崔瑾深深地彎下腰,恭謹地道:“小子崔氏十三郎瑾給虞學士請安!”

虞世南這才發現屋內有人,笑道:“老夫一時興起,竟然沒發覺崔御史和小十三郎來了!快坐!”

崔慕二人再次躬身拱手,於蒲席上跪坐。老管家端上茶盞。

虞世南對崔瑾道:“聽說你制了叫椅的木座,老夫在太子東宮也瞧見過,甚是方便,只是還未及讓人制作。你腿腳尚不靈便,今兒便將就些吧!”

崔瑾未曾料到這位老人居然還顧及他的腿腳,忙道:“是小子貪圖舒適!”

“不然!”虞世南喝了一口茶,道:“商周以來,便是席地而坐,且規矩甚嚴,但自晉以來,坐姿隨心,到南北朝,出現高形坐具。入唐,又有了胡床。可見,時代變遷,人之思想也應有所改變,不能一味地遵循古禮。不然,我們還不得飲毛茹血?”

崔瑾不由更加佩服。這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且又不太迂腐的老人,不正是自己所尋之師?他趕緊將自己準備的字畫雙手呈上,道:“這是小子日前所作,特求虞學士指點!”

虞世南本就有心瞧瞧他的字,遂接過,展開一看,真是那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用的是行書。讚道:“不錯,顧盼呼應、收放結合、濃淡相融,且又蒼勁多姿,正配這佳句!伯安,怕是你父親都無法寫出這筆好字吧?”

虞世南說得直白,讓崔慕訕訕一笑,崔瑾忙道:“那幾年,阿姊整日在小子跟前讀書習字,小子雖不能動彈,但也不甘心成那一無所知的痴兒,便在心裡也暗自習字……”他又將那番自學成才的話說了一遍。“好在能行動後,真正動手書寫,這字也不十分難看。也算是僥倖!”他道。

虞世南笑道:“要想有真才識,唯有勤學苦練,若非你有那兩年心無旁騖的學習,也未必有今日。老夫也曾聽言,說你是生而知之,老夫是不太信。今日一看,你有這般才智,皆因與旁人不一般的經歷。雖不幸,但也是你之幸。望你不可負上天所賜之天賦,不因小有所成便心生懈怠。”

“是!謹遵虞學士之教誨!”崔瑾深深地鞠躬道。

又看了崔瑾的畫作,虞世南甚是滿意。這般年紀,便有如此造詣,若是拜得名師,必將有一番成就。只是,不知此子心性如何。對字畫中的不足之處作了一番指點,他問:“小十三郎,老夫且問,你讀書為何?是為有朝一日封侯拜相,還是家族興盛發達?或是自家怡情養性,惟願他朝流芳千古?”

崔瑾笑笑,道:“小子年幼,尚不敢立志。”

急得崔慕差點瞪他一眼。

“故此,小子想拜一位有德有才之師,求師尊教導。”崔瑾道,“有才華者,天下四處可尋,但既博學多才又有操守德行的,家祖首推虞學士!小子斗膽,懇請跟隨虞學士左右,磨墨拾筆,鋪紙遞茶,只求能在學士得閒時偶爾指導一二即可。”言罷,俯下身。

崔慕不料他竟然如此大膽,張嘴想解釋,但被虞世南擺手止住。“以你之資質,你之家世,要尋名師不難!”他道。

崔瑾卻道:“名師易尋,明師不易求!”

虞世南甚是好奇,問:“何故?”

《重生之大唐逍遙小王爺》 第四十章 虞世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