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武氏二娘子 (第1/2頁)
悅小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到大唐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春節就過完了。崔瑾有些遺憾,因為年幼,因為腿腳尚不十分靈活,還未細細品味,就這麼過去了。上元節連續三日,崔芮都帶著妻兒出門觀燈,其間遇到不少熟人,如房玄齡的兩個兒子。甚至還有河間郡王李孝恭,禮部尚書,崔崇的頂頭上司,因李世民認親,連帶他也成了崔瑾家的親戚,順便認識了十二歲的李崇義、十歲的李崇晦、九歲的李崇真。
但是,最讓人崔瑾耿耿於懷的卻是在曲江觀燈時遇到的太原郡公、利州都督武士彠,見到了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承認的女皇帝武氏二孃。一臉純真,眼睛含笑,面目清秀,溫婉地站在其母楊氏身旁,只是那偶爾好奇地瞟向崔瑾的目光透露出她活潑的性情。崔芮淡淡地笑著打了個招呼,便帶著妻兒離開。
雖職位不如對方,但作為世家子的驕傲,崔芮不過淡淡地打了個招呼。“不過靠木材發跡罷了,不值一提。”他道。這是世家子的驕傲。
崔瑾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離開時,不由又轉頭看了一眼武氏二娘子,不料她也正探出頭來,二目相對。崔瑾微微一笑,對她揮揮手。武二娘子一愣,飛快地縮回去藏在母親身後。
“二妹,崔家小郎君長得可真好看!”武大娘子湊到妹妹耳旁,道,“剛才我瞧見他一直在看你呢!”
武二娘子頓時羞得紅透了臉,捏著手帕,低聲道:“大姊,你說什麼呢?芮家小郎君比我還小呢!”
“略小些有甚關係?”武大娘子不以為然,“二妹如此聰明漂亮,還配不上他?”
武二娘子搖搖頭,道:“他之容貌比小妹如何?且他是博陵崔氏嫡子啊!”
“這個?”武大娘子也不由住口,是啊,阿耶雖說因早年追隨李唐打天下,又散盡財產鼎力資助,被封了個太原郡公,但因商人出身,無論是武將還是文人,均不太待見。要高攀世家子,豈不是痴人說夢?她再想到自家,已近十歲,與賀蘭氏大郎越石定親,據言,賀蘭大郎生得甚是俊朗,也不知道到底怎樣。想著,不由出了神。
“阿耶!您怎打孩兒?”武元爽大叫,捂著臉。
武士彠恨恨地瞪著他,低聲喝道:“孽障!你整日學些甚,竟然說出那等話來1
武元爽縮了縮腦袋,嘀咕著:“本來便是嘛,那崔小郎君長得比小娘子都美!”
“你還敢胡說!”武士彠又舉起了手。
長子武元慶忙攔住他,道:“阿耶,二弟年幼不懂事,剛才也是無心之言,您就饒了他這一會吧!”
原來,武元爽見崔瑾姿容俊秀,就與兄長說比誰家孌童還美。不料,卻被武士彠聽見,頓時火冒三丈。自己怎就養了這麼個蠢貨,竟將世家嫡子與孌童想比!
武大娘子驚得捂住嘴,武二娘子不屑地垂下頭。這兩位兄長最是愚蠢粗俗不過,仗著父親的威望,在利州結交了不少紈絝子弟,以為自個兒便是甚了不起的人物了。阿孃是繼母,也不敢多管,兩人越發驕橫。
楊氏見四周有人投來打探的目光,只好上前勸住武士彠:“郎君息怒,二郎還小,回去好生教導便是。”
武士彠悻悻地放下手,也無繼續賞燈的興致,便帶著妻兒尋到自家的馬車回去。車上,他嘆了口氣,道:“博陵崔氏,一門三進士,崔景瑞兄弟二人少年成名,大郎正直,二郎謙和,人皆贊之。崔景瑞之嫡長子更是奇異……”便將自己打聽到的事兒說給妻女聽。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位崔小十三郎果真非凡人,受盡非常之苦,才得非常之才!”武二娘子不禁插嘴道。
“先前有人還曾懷疑,但見了那位十三郎的字,皆稱汗顏,連虞學士也對此子甚為看好,居然肯親自教導。可見,傳言非假。再則,太子殿下與之交好,以後前程必是不可限量。”武士彠嘆道,只恨自家兒子愚蠢,若有其一分,自己也安心了。
“哎呀,他們可真大膽,連聖人親封的爵位都不要,就不怕聖人惱怒?”楊氏道。
武士彠搖搖頭:“崔景瑞上書道,對國無寸功,不敢受封,不僅推辭了一家的爵位,還將賞賜的錢財全都換作糧食衣物,分送給城內窮困人家,唯留下幾幅字畫。眾人均贊崔氏一門品行高潔。”見次女聽得甚是專心,又嘆息一聲。
一轉身,崔瑾便被老爹敲了個爆慄。“盯著人家小娘子作甚?也不怕人笑話!”崔芮道。
崔瑜捂著嘴笑。雋娘打趣道:“
《重生之大唐逍遙小王爺》 第四十三章 武氏二娘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