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4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個典故是,康熙大帝臨死前,病榻邊只有隆科多,這位爺模仿皇上筆跡,篡改遺詔讓雍正當了新皇帝,當然隆科多最後也沒落個好下場。

歷史是相似滴,故事是相近滴,真相是無從知曉滴。

努爾哈赤和康熙大帝的典故里只涉及皇子爭位,反正都是皇上的後代,有資格繼位的哪個水平也不差,這就讓我們真假難辨了。

而康拉德三世遺言這件事我們卻可以深入探討一番。巴巴羅薩再有本事、再受信任也只是國王的侄子,和王子比起來畢竟是外人。在我查閱的眾多資料裡,並沒有提到康拉德三世有什麼遺詔,也許他認為碩果僅存的兒子當繼承人是理所應當的,沒必要寫什麼遺詔,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遺詔被人銷燬。總之,傳位給巴巴羅薩只是二位陪伴國王最後旅程的人口頭說的,並無真憑實據。

因此,如果我得出的結論是巴巴羅薩和親王主教串通一氣假傳遺詔,相信不會有人摔板磚吧。

六歲大的孩子能幹什麼,巴巴羅薩自然大權獨攬。國王死後沒多久,他就如風似火地在法蘭克福登基加冕。

巴巴羅薩的本名叫腓特烈,因此他成為德國曆史上著名的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1152—1190年在位),而可憐的小王子只能屈居公爵的位置。

【巴巴羅薩的努力】

康拉德三世之前的兩位先君統治期間,國王空有名號。國王由親王們推選,而被推選出的國王除了自己的領地外,並無半點權威。國王稱號像排球一樣,從一個家族轉手到另一個家族。德國處在有組織無紀律的狀態,各地爵爺視國王如草芥,國王視爵爺們為肘腋之患。

巴巴羅薩登基以後,這一現象似乎有望得到改觀,因為他父母所屬的兩大家族——霍亨斯陶芬家族(Hohenstaufens)和韋爾夫家族(Welfs)都是德國首屈一指的強勢集團。

可是事情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當時德國的藩鎮勢力高達一千六百個,像巴伐利亞、薩克森這樣的都是大型藩鎮,更多的則是小得沒法在地圖上標記的芝麻綠豆。每個藩鎮都可以看作一個小型國家,局勢比東周列國還要亂。

巴巴羅薩雄心壯志,力圖統一德國諸豪,要做查理曼第二,至少也得像奧托大帝那樣。

巴巴羅薩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提高國王的地位,首先必須和教會搞好關係。他和教皇簽署條約,保證不與教皇國的死對頭: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以及其他敵對國家結盟,並保證在教皇遭受攻擊的時候出兵保護羅馬城。

巴巴羅薩還和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進行高階對話,想娶拜占庭公主為妻,而對方的態度呢?

曼努埃爾一世對德國人相當有看法,第二次東征的時候,他就讓康拉德三世熱臉貼冷臀部,巴巴羅薩還曾經帶頭襲擊過邊防軍。

另外,曼努埃爾一世和爺爺、爸爸不同,他骨子裡對西歐,特別是義大利,異乎尋常的關心,對關乎拜占庭性命的小亞細亞卻興趣不大。巴巴羅薩和教皇結盟,這無疑觸及了曼努埃爾一世的利益。

基於上面兩點,巴巴羅薩的求婚當然被曼努埃爾一世拒之門外。

【五進義大利】

求婚的紅玫瑰被拜占庭扔進垃圾箱,這倒不影響巴巴羅薩幹大事業。巴巴羅薩又出新招,獲得神聖羅馬皇帝的頭銜是提高國王地位的一個有效手段,因此義大利成為巴巴羅薩最感興趣的地方。

義大利這個教皇居住之地,本來應該因為受到上帝的垂青而感到驕傲,可是在中世紀,除教皇國、諾曼人以外,威尼斯、熱那亞、比薩等城市紛紛自治,義大利處在四分五裂之中。

12世紀中葉的義大利人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因為他們將會看到一個滿下巴泛紅光的絡腮鬍子帶著德軍一連五次征討他們的國家。

1155年,修道士阿諾德(Arnold)帶頭反對教皇,並率眾佔領羅馬城。

這是巴巴羅薩苦苦等待的機會,他迫不及待地出兵義大利,幫著教皇奪回羅馬城。阿諾德被以叛國罪活活燒死,骨灰灑到河裡餵了忍者神龜。

感恩戴德的教皇加冕巴巴羅薩為神聖羅馬皇帝,巴巴羅薩如願異常地得到那頂夢寐以求的帽子。

三年後,巴巴羅薩強行把倫巴第地區劃歸自己任命的官員統治之下,這引起當地人不滿,米蘭發生爆動。

米蘭起義只是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隨之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義大利反對巴巴羅薩入侵的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教皇不

《中世紀的歷史》 第5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