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部分 (第1/5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攻向持網的人。

持網的正要收網。

他們不止一人。

而是四人。

——他們當然便是小雷門“八雷子弟”中的雷合、雷巧;雷他們是專程來對付孫憶舊的。

他們的網也是專門來收拾孫劍妖的。

孫憶舊的劍法很妖異。

很邪。

他幾乎沒有一劍是直攻的。

每一次出劍都斜。

他沒有一劍是有劍招的,也沒有一招是有規則的。

他使的彷彿不是劍法,而是妖法。

他幹中的彷彿不是劍,而是妖。

可是他妖般的劍法,竟是在泰山之巔苦練十年而成的。

他們師兄弟七人的師父,便是當年曾協助依智高在廣南叛變的“七絕劍神”。

——“七絕劍神”雖然最終仍為諸葛小花和元十三限、天衣居士三人聯手擊敗,負傷難愈,從此退隱,但仍調教出七名弟子,就是這“七絕神劍”。

當年的“七絕劍神”,計為:溫向上、梁往下、何中間、羅左右、孫看前,餘顧後、陳上下等七人,他們各只收一名弟子。原都是孤兒,齊要從他們姓,視他們為父。

——其中就只有陳上下不介意他的弟子吳奮鬥仍然姓“吳”,蓋因他收的弟子是其外甥。

據“七絕劍神”的理論是:

要入他們的門,就得要專心。

要專心,就上山。

——因為紅塵俗世,有著大多令人分心不專注的人和事這就是為何想練好武功的人都得“上山去”的原由。

上了山,與塵世隔絕,才能專心練武——就像要讀好詩書,就應入學堂、私塾、書院潛心苦讀,始望有成一樣。

上山是為了要下山。

所以“下山”是件大事:就像唸書的學於藝成應考一般重“七絕劍神”的七名弟子,於是各上各的山。

孫看前要孫憶舊上的是泰山。

因為泰山高。

泰山恢宏。

登泰山而小天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他希望他的徒兒能出類拔萃、領袖群雄,使他臉上增光。

他的劍法一向走的是邪、斜、刁鑽、毒辣、偏鋒的路線。

他希望他的衣缽傳人能補正他之缺失:

能得到泰山的寬宏氣派,盡融會於劍法之中,成其為絕頂的劍法。

他們的看法是來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個人在那環境浸淫久了,自得其氣而成真,是指“久入鮑魚之肆,不聞其臭”也,若出身於富貴萊華之中,當然也成金枝玉時。

他們驅使弟子上山學藝,也無非是想其傳人得其天地之毓秀,盡化為劍法武功,來完成他們當年未竟之志:

獨步天下,冠絕群倫。

可是,似是事與願違。

因孫憶舊(以及其他之劍)在山上練成的劍法,直至下山為止,卻不一定跟原來他們所想望的:例如在泰山練劍,便能得劍法之巔峰氣勢;在華山練劍,想得到劍法之奇;在黃山練劍,就可以達劍法之美……有時候,卻適得其反:

孫憶舊的劍法,反而走的是更加奇、詭、妖、異的一路。

對這種情形,“七絕劍神”之首羅左右卻有個理所當然、不以為奇的說法:

“環境不是最重要的,一切仍端賴於本性。本身的氣質取向,才決定一切。嗜殺的,縱天天不吃肉,還是有一口會殺人的。有慧根的,哪怕出身於屠戶門下,最終還是會皈依佛門。不過,我們讓他們上山,也沒白費,因為就算不能以泰山之渾宏浸淫同樣渾厚的劍法,但卻能反逼出其劍意更靈動、妖異,如月之陰影、光之背面,其效益尤顯。氣質不同、如水人生克,日月互動,反而是意外收穫,是可喜可賀的好事也!”

這番說法總算能讓其他六名“劍神”不那麼惘然若失。

是以,劍妖孫憶舊雖習劍於泰山,他的劍法仍不是泰山之劍:

而是“妖劍”。

劍主也外號為”

而今,“泰山”崩於前、“雷網”罩而下,他要以劍之妖、妖之劍對抗這場突襲、狙擊!

5.超人

戚少商的命令是這樣下的:

“活捉劍妖,餘皆打殺!”

命令只是命令。

命令如沒有人去實行,如同皇帝沒有軍隊。

《群龍之首九尾狐》 第11部分(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