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漢——漢朝那源源不斷的政權 1 (第1/2頁)
胖胖的栗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漢”為名號的政權#】
【要說封建王朝哪個皇帝的血脈流傳最廣,人才之多,那莫過於封建王朝出政權最多的漢朝劉家。】
聽到這話的劉邦驕傲的挺起了胸膛:沒錯,就是他家!ヾ( ̄▽ ̄)
【都說,封建王朝漢朝的政權多,那到底有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位,西漢: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楚漢之爭中獲勝後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劉邦:“210年,還行,比秦朝多。”在這方面劉邦要求一向不高,能比老秦家多,能傳下去就行,別弄個二世而亡就成。
畢竟有劉盈那樣的兒子,也很難把要求提的太高。
劉邦:唉![生活不易,劉邦嘆氣.jpg]
【第二位,玄漢:
公元23年由西漢皇族劉玄建立,都城為長安。但該政權存在時間較短,公元25年就被赤眉軍所滅。】
劉玄:“兩年?三年?存在時間這麼短的嗎?”
雖然早就知道劉秀建立了東漢,但他建立的“大漢”存在的時間也太短了點。
【第三位,東漢:
公元25年,劉邦八世孫劉秀在河北稱帝,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看著這個存續時間,不管別人怎樣,反正劉秀覺得還行:“不負祖宗遺志。”
【第四位,蜀漢: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沿用“漢”,史稱“蜀漢”。公元263年,蜀漢被曹魏所滅。】
劉備:“愧對高祖皇帝,玄德終究是未能光復大漢啊!”
【第五位,趙漢:
西晉時,匈奴左賢王劉淵於公元304年稱帝建“漢”,史稱“匈奴漢國”或“趙漢”“漢趙”。劉淵自稱是漢室後裔。公元329年被後趙石虎所滅。】
劉淵:“才堅持了20多年?”難不成是繼承人沒選對?(劉淵的兒子不是不行,是太行了。
他立劉和為太子。他死後劉和繼位,結果他的另一個兒子劉聰殺劉和自立,劉曜又與石勒爭權,在公元310年劉淵死後,這個政權還能堅持這麼多年,真不容易了。)
【第六位,成漢:
公元304年,巴氐族領袖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成”,後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李雄在位期間,輕徭薄賦,發展生產,使成漢政權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了穩定和繁榮。公元347年,成漢被東晉所滅。】
李雄:“???我什麼時候改國號為漢了?”
李壽(李雄的堂弟):“哥哥,不必感謝,我改的。”
李雄:“漢?漢人的漢?你難道忘了巴氐族了嗎?不對,不該是你繼位呀,李期(李雄的兒子)呢?”
李壽:“啊,這個嘛……”默默閉嘴,不再講話。
李雄:“賊子,搶我兒皇位。”
因為一個影片,默默的引起一場皇家爭端。
【第七位,南漢:
公元917年,劉龑在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改國號大漢,史稱南漢。南漢統治者荒淫無道,政治腐敗,但由於地處偏遠,延續了54年,後被北宋名將曹彬所滅。】
看了前幾位的存在時間,劉龑看著自家這個延續了54年的這一條,竟然覺得還行。
果然,什麼都得有對比。
【第八位,後漢:
公元947年,沙陀族人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政權,定都開封。後晉被契丹滅掉後,劉知遠趁亂而起。但後漢僅存在了4年,就被郭威所滅。】
劉知遠:“???4年就亡國了?劉承佑!你怎麼幹的?”
劉承佑:“爹,這也不能怪我啊,這還不是他們權利太大了,這……這錯不在我啊。”
某不知名且已經滅國的大臣,看到這條彈幕簡直是怒不可遏,直接在彈幕上狀告劉承佑
“陛下!自太子繼位以來,濫殺無辜,楊相因約束他行為被誅殺。(楊邠:後漢宰相,權勢較大。他為人正直,為政儉靜,為官清廉,但因多次在政事上與劉承佑產生衝突,且對劉承佑多有約束,引起劉承佑不滿,最終被誅殺。)
史太尉,因手握大權,被太子視為心腹大患,被當朝砍死並誅三族。(史弘肇:檢校太尉,性格剛直,掌握京城軍事大權,對朝廷穩定有重要作用
《歷史直播吐槽老祖宗們》 番外三:漢——漢朝那源源不斷的政權 1(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