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2章 (第1/5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次祭天禱文為祈求上蒼風調雨順,內容大概是說明皇帝有多努力,百姓有多不容易,所以老天爺你開開眼別折騰人。

祭天禱文講究一個韻律,駢儷工整,炳炳娘烺。因必須注重韻律對偶,很容易忽略文章內容。

從古至今,駢儷文思想深邃的比散文來的少,就是這個原因。但若駢儷文不但有文筆,還有文采、有思想,那讀起來真就是滿口生香,讓人回味無窮。

祭天禱文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已經成為制式文章。代筆者在書寫的時候,也就很少再花心思。所以歷代祭天禱文出彩的不多。

若非皇帝陛下要來這麼一次選拔,翰林們也不會如同打了雞血,絞盡腦汁想把這祭天禱文寫的出彩。

祭天禱文每個皇帝都有很多篇,歷朝歷代加起來,要看完真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

餘柏林藉由翰林院之便,看完了本朝所有祭天禱文。文章只要粗略掃一眼,就知道大概是什麼程度。餘柏林將自己認為較為上乘的文章抄錄下來,本朝抄錄的,也只有五篇而已。

餘柏林又走訪了其餘地方,連皇宮的書庫都沒放過,把能蒐集到的祭天禱文都看了一遍,又收集到了二十餘篇佳作。

而他看過的祭天禱文,已經上千篇了。

可見歷年祭天禱文,的確多有赴宴。

皇帝陛下給了眾人半月時間交稿子,餘柏林緊趕慢趕,在三日內整理出這近三十篇文章。效率這麼高,和封蔚以及張嶽的幫忙分不開。

皇宮書庫裡存著的祭天禱文都是封蔚翻看的。封蔚可能寫不出來什麼好文章,但眼力不差,他直接把自己篩選過的文章交給餘柏林。

而張嶽則直接將幾篇寫得好的祭天禱文交給餘柏林。他曾經幫文宗代筆過,這些是他整理過的。

即使是制式文章,張嶽也不允許寫出傷眼睛的玩意兒。

餘柏林花了五日,潛心研讀這些文章,又讀了不少歷代大家關於民生和蒼天的文章及詩詞。他又花了兩日思考自己想要寫的內容。

到了第五日時,他才開始動筆。

一千餘字,只需要半日就可完成。完成之後,餘柏林幾經刪改,最終成稿時,已經僅剩一日。

經過張嶽審讀之後,餘柏林將文章謄抄,交給寧桂洲。

餘柏林交上文章時,寧桂洲手中已經收集了大半。

雖說翰林院中都是科舉戰場廝殺而出的頂尖的文人,按理說,文采都是不錯的。寧桂洲也是抱了很大的期待。

可當他看到文章時,失望溢於言表。

或許是這種極其考驗韻律的制式文章本就不好寫,也有可能是許多翰林在當官之後,就忘記了曾經對學問的追求,磨滅了曾經的才華。寧桂洲手中的文章,還沒有一篇讓他覺得眼前一亮的。

這次祭天文,皇帝陛下說明了,就是要看看翰林們的才華。寧桂洲等講讀學士是不參與的。這相當於就是皇帝陛下額外給了熬資歷的翰林們一個機會展現自己。

思及內閣輪值之事,皇帝算是用一種閣老們能接受的方式,影響一下這次內閣輪值名單。

在皇帝權力集中之事,雖然內閣輪值仍舊是閣老決定,但皇帝總會做一些事來影響其抉擇。英明的皇帝會用閣老和翰林們都能接受的方式推動,並不是直接點名。

若直接點名,閣老和皇帝就成對立了。

各司其職,皇帝陛下也要收斂一二。

封庭這做法就很聰明,閣老門不會覺得皇帝故意干涉——皇帝只是提供了一種測試而已,最後閣老門採用不採用,還要看他們自己。而且寫祭天禱文字就是翰林常做之事。

只是寧桂洲沒想到的是,有那麼多原本很有才華之人,在進入翰林院,成為翰林官之後,居然對學問如此放鬆,他甚至懷疑,這些人是不是透過殿試之後,就不再拿起書本了。

怪不得為難餘柏林那幾人所修典條款與餘柏林所寫差距如此之大。

在餘柏林文章交上來之前,寧桂洲只選出八篇勉強看得順眼的文章。其中陳磊和李瀟的文章都在其列。

陳磊文章鏗鏘有聲,李瀟文章華麗迤邐,各有千秋,都是上等。

積年翰林,還不如新晉三鼎甲,寧桂洲都氣笑了。

有些被寧桂洲斥責為看著就想焚之一炬的破爛文章作者,當年也是三鼎甲之列。

三鼎甲直接授翰林官,翰林院中最不缺的就是三鼎甲。

“還好有陳方平和李湘陵為本官爭回了些面子。”

《盛世文豪陳牧喜歡誰》 第62章(第1/5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