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九章 鬥將魯軍(感謝盤古璽悅的打賞) (第1/2頁)

長樂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渤海郡李藥師進攻的這支兵馬,另外一邊尉遲敬同樣率領了五萬兵馬從平原郡的鹿角關附近渡河進攻齊郡。

兩隻兵馬共十萬大軍,分東、西兩個方向南下夾攻齊郡,目的地只有一個,歷城!

這次姜承梟也不玩花裡胡哨的,直奔魯軍大本營而去。誰讓青州一路平坦,無險關可守,不打你都城是傻子。

面對來勢洶洶的北晉軍,李法主深知自己只有打贏一條路,輸了就等著自盡吧,於是他幾乎以‘強徵’的方式整編了二十萬士卒奔赴戰場,分別迎擊兩支入侵的北晉軍。

一支由自己親自統帥,前往齊郡臨濟迎戰。另一隻由心腹大將胡蛸統帥,前往祝阿迎戰尉遲敬。

在北晉軍強行渡河的三日之後,位於臨濟縣東北三十里的地方,雙方主力不出意外的撞在一起。

雙方主帥都雞賊,誰也沒有貿然就全軍出擊,拼個你死我活,基本上算是你知道我,我知道你,互相對峙,有的時候也會出營鬥將。

鬥將這種風氣在晉室還是挺流行的,雙方派出猛將死戰,打贏了能打擊對方士氣,打輸了......自然就輸了。

戰鼓雷鳴,戰場之上以派肅殺之色。

雙方大軍行陣儼然,行軍旗呼嘯縱橫,主將大纛矗立中軍。

隨著雙方擂鼓作響,兩名將領分別自兩方陣營衝出,馬蹄踐踏,擂鼓之音越發急躁,彷彿暴風雨即將降臨的前一刻那般密集。

在密集如暴雨的鼓聲中,兩名將領兵戈互擊。

北晉軍派出的是虎賁郎將韓肅,一手大鐵槍耍的虎虎生風。韓肅的槍不是用來刺的,而是用來砸的,他更喜歡以力壓人,走的是大開大合的‘力道’。

魯軍將領名為孫士倫,善使環首刀,乃是李法主麾下一名悍將,其武藝頗高,能一人扛起上百斤重的石磙。

鬥將這種行為還是姜承梟第一次做,他自身是沒有武藝的,因此對於戰場上互相攻擊的兩名將領並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藥師覺得誰會贏?”

一旁的李藥師微微欠身道:“三十招之內應該能分出勝負。”

對於武功招式一說,姜承梟是知道的。

其實並沒有什麼招式!

古武術的招式說白了就是逮著一招練個上萬次,練得多了,自然熟了,熟了就能生巧,巧了就能把握機會,而後一擊斃命!

不論是長兵還是短兵,亦或赤手空拳,練習招式的時候只瞄準人體的要害,力求一擊斃命。

軍中的搏殺術更是如此,沒人玩花裡胡哨的招式,不動手就算了,一動手不是抹你脖子就是捅你胸腔。

正經大將軍,誰跟你打得纏綿。

當然,苦練招式只是殺敵的方法,打熬身體基礎,增長力氣和體力才是取勝的關鍵。

而在戰場上,當這一切你都具備的時候,拼的就是抓機會的能力了。

二十招的時候,韓肅躍馬揮槍,孫士倫橫刀防守。只聽得‘當’的一聲,孫士倫手掌連同手臂都在劇烈顫抖,他的體力支援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胯下戰馬行動也變得緩慢起來,青州的戰馬都是從遼東黑市交易過來的老馬或者是閹割的戰馬,論戰鬥力豈能和北晉軍相提並論。

類似韓肅這樣的將領,基本上好戰馬根本不缺。

一擊得中,孫士倫露出破綻,韓肅槍尖輕輕一抖,槍頭靈巧的鑽了進去,輕而易舉的捅進了孫士倫胸腔。

旋即槍頭拔出,帶出一串血珠子。這還沒完,抓住機會,韓肅連捅了孫士倫幾槍。

不會兒,孫士倫屍體直僵僵的倒在地上。

“勝!”

北晉軍爆發沖天喝彩,擂鼓之聲大嘈。

相比較而言,魯軍士氣低迷,李法主也無奈的嘆息一聲。

“先撤吧。”

魯軍吹響號角,兵馬緩緩後撤。

北晉軍大營,中軍大帳。

韓肅單膝下跪,奉上孫士倫頭顱。

“末將幸未辱王上,斬敵首於陣前,特來複命。”

孫士倫的頭顱被油布包裹,姜承梟懶得看一個無名之輩,讓人將頭顱拿下去掛在外面。

“此戰韓將軍大振士氣,有功,待回太原之後,孤有重賞。”

“謝王上。”

眾將整理心情,圍攏在青州的沙盤四周。

沙盤上有四支小旗幟,分別是代表了北晉的兩支黑旗,代表魯軍的兩支藍旗。

《大晉皇族txt免費下載》 第三十九章 鬥將魯軍(感謝盤古璽悅的打賞)(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