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旦、鄭芝龍等人的海上集團,亦商亦盜。其實,他們的目的不在擄掠平民百姓,而在收集大陸的絲綢、瓷器、工藝品運交外商,又以外商運來的香藥及臺灣出產的樟腦、硫黃、鹿皮、藥物販運於中國大陸市場。明末的中國政府,海禁啟閉不定,法令無常,地方官吏及管理外貿事務的宦官,擅作威福,謀求私利。這些海上集團,既不能合法經營外貿,遂成為非法的走私集團。在補給接不上或是被官家緝拿時,他們鋌而走險,劫掠殺戮,遂成為海盜。荷蘭、西、葡艦隊,也是如此,常有突襲中國沿海市鎮村落,掠奪牛隻糧食的事。
海上集團不止一家,他們爭奪利權,常有戰爭。劉香等人,原與鄭家同儕,或聚或散,亦敵亦友。最後,鄭芝龍兼併各家海上集團,儼然海上霸主。他的力量強大,商船掛上鄭家旗號,即可太平無事。明廷無可奈何,只有招撫鄭芝龍,收編他為福建地區的水師。但是,政府並不能約束鄭氏,唯有聽任鄭氏坐大,以閩南為基地,稱雄海上。清人入關,北方淪亡,建號南京的福王政權也崩潰。福建的唐王倚鄭芝龍為後援,即位稱帝,唐王政權不能持久,鄭芝龍降清。他的兒子鄭成功,以唐王敕封的延平王賜國姓,據金門、廈門抵抗清廷。1659年,鄭成功入長江,進攻南京,敗績返閩。1661年,鄭成功以強勢艦隊駛入大員,荷蘭人不能抵抗。1662年,荷蘭人投降,退出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從此到1683年清師攻取臺灣,鄭氏三世治理臺灣,延明朝正朔於海外。鄭成功進入鹿耳門,以明朝延平王名義,在臺設官府,開田畝。
鄭氏入臺,攜來軍民人口,又不下數萬。這些人口集中臺灣南部,其總體力量,不是原居民可以抗衡的,而且大陸居民文化水平高於臺灣原居民,後者遂逐漸被同化。
明代晚期,西方海上力量及由此引發的中國海上活動集團在大洋航道開通的鉅變中,乘潮而起,掀起了驚濤駭浪。臺灣在這一特殊形勢下,由海嵎孤島轉變成為中國的海疆門戶。
第二十章 16—18世紀近代西方國家的興起(1)
我們曾在前面提過歐洲封建秩序下的國家,其性質與現代國家的定義並不相同。中古時代的歐洲國家,常因君主的繼承與婚姻,國家時分時合,彼此從屬關係也往往變動。例如,西班牙與葡萄牙,可以因為繼承關係合為一國;英國國王可能以安茹伯爵的身份,既是法國國王的屬下,又可能是法國王位的繼承者。國家的邊界並不十分固定,治理國家的“政府”,也多是一群貴族,國事與家事往往難以區分。
16世紀以後,歐洲經歷了許多變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及大洋航道開通後的經濟形態,都改變了歐洲歷史發展的方向。在這一章,我們先討論新起的經濟形態引發的國家性質改變。一個接一個,歐洲的一些強國,躍登舞臺,左右了當時的世局,也留下深遠的影響。
第一批崛起的國家是葡萄牙與西班牙。這兩個國家,地處地中海西端的伊比利亞半島,既扼地中海的西方出口,又據大西洋上由北海到非洲海岸的中間站。當###勢力阻隔東方貿易商道,西、葡兩國的地理位置更形重要,因此它們啟動了尋找新航道的前導。大洋航路開通了,美洲大陸進入了舊大陸的人類歷史,西、葡兩國獲利甚豐,一躍而為世界性的大國,縱橫七海四洋,達百年之久。他們長期獨佔了美洲白銀這一豐厚資源,天主教教宗甚至將世界一分為二,由西、葡兩國各佔一半!兩國的貿易站及殖民地分佈各處,其影響所及,直到今天,美洲還有不少國家使用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
不過,西、葡兩國的內部結構並沒有經歷巨大的改變。兩國曾因王室婚姻,合而為一,又分而為二。尋找新航路的冒險事業,並不由國庫支援,而是出於國王或王后斥資支援。那些注入兩國的大量財富,大半用於王室與貴族的揮霍,一般國民並沒有分潤的機會。西、葡國際活動,並沒有因此而調動全國資源。西班牙龐大的無敵艦隊屬於王室。他們的軍隊,也以僱傭兵為主,並未徵發國民參加軍隊。因此,西、葡兩國,雖然顯赫一時,卻不能持久不衰。
第二波躍登舞臺的國家是荷蘭與英國。這兩個國家都地居海濱,其經濟好壞頗與貿易有關。先說荷蘭,這一低地國家,原是哈布斯堡神聖羅馬帝國所屬的七個省份,地處四條河流的入海口,由北海可以通往波羅的海與大西洋,港口、河流加上運河網,這個地區成為歐洲水運的樞紐,荷蘭的經濟因此脫不開運輸與商業。當地農地不足,資源短缺,人們在辛苦中求生存,必須過節儉與勤勞的生活。
《歷史大爆炸》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