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 (第1/2頁)

聞人夜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0047、浪子回頭金不換

偏要忠於呂布、董卓之流?

高順聽到張遼的這番話,很是不理解。

在高順看來,如今的張遼變了。

陌生。

變得很陌生。

然,高順將這種陌生感,歸功於‘廢帝’弘農王。

高順深吸一口氣,道:“好,我給你什麼叫忠,什麼叫義!”

原本高順不打算。

但,面對昔日的袍澤,委實不忍他陷入別饒圈套,試圖挽回。

“昔日,你我同為刺史大饒麾下,只忠於刺史大人。”高順嘆氣道:“雖然刺史大人不幸被殺,但如今依舊要忠於接管幷州軍的溫侯,難道不對嗎?”

“當然,你授大將軍之命,往冀州募兵千人,不等折身而返,漢室便引發宮變。可董相國命你前往弘農‘看護’弘農王,儼然是董相國的人,何以改投於他?”高順不解,指向一臉淡然的劉辯,“這就是你的忠義嗎?”

“事情不是你想的……”

張遼話音未落,劉辯打斷道:“這就是你所理解的忠義?”

“正是。”高順明知不知張遼的對手,唯有滿肚子火氣。

劉辯問:“丁原被呂布那個‘三姓家奴’誅殺,見利忘義、改投他人,這就是你口口聲聲獻忠獻義之人?

董卓亂政,霍亂朝綱,陷千萬百姓於水火,這就是你口口聲聲獻忠獻義之人?

丁原被殺,你不去誅殺兇手也就算了,竟然助紂為虐,與豺狼為伍,可還對得起你的初心?

本帝乃漢室正統君王,竟被董卓命人險些鴆殺,若不是張文遠,本帝已然去見先帝了!

你,竟還妄談忠義,首先你就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

劉辯到最後已然怒了。

高順聞言,身子巨震。

殊不知,高順不得不承認,劉辯的很對。

可是,他高順只不過是一個的兵將,如今能夠身居騎兵都尉,均是‘站隊’得來的。

當然,高順不是一個追名逐利的人,儼然心裡只有忠義,卻是愚忠!

史料記載,呂布知其忠而不用,因部將郝萌叛變而疏遠高順,並奪其兵符交給有親戚關係的魏續,高順對此並沒有懷恨在心。

198年下邳之戰,陳宮建議‘出兵於外,閉守於內’的戰略佈局對抗曹賊,卻因呂布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導致高順、陳宮因忠心而被殺。

“我、我……”被戳中事實,高順無言以對。

殊不知,高順忠勇,知謀善策,卻偏偏是一個不被重視的人,導致英年早逝。

這時,劉辯將手中兵刃橫於胸前,“此槊,乃郭汜的兵刃,後面是一萬五千石糧草、五百大車珠寶,城內還有七千二百石糧草,以及十萬飽受迫害、死裡逃生的洛陽百姓,若繼續你認為的忠義,本帝,奉陪到底!”

劉辯話音落下,陷陣營成員率先震驚了。

且不,奪取郭汜的兵刃難如登,在樊稠與成百上千的西涼軍中偷樑換柱、劫取糧草無疑是虎口拔牙。

可是,他們竟然神奇的做到了!?

然,此刻高順反倒不在意兵娶糧草輜重,而是那十萬百姓。

殊不知,高順心存忠義,卻也著實不忍誅殺無辜百姓。

但,軍令如此,他不敢違抗。

撲通!

突然,高順屈膝跪地。

高順拱手道:“高順自認為忠心為主,可今日聽聞大王一席話,猶如醍醐灌頂。

是,呂布誅殺刺史大人實為不忠不義,董卓擾亂超綱、禍國殃民,人讓以誅殺!

但,高順不過區區一介兵將,立場問題不是高順所能選擇的。

如大王不棄,請給高順和陷陣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罪將必然忠心報效漢室!”

此刻,高順一臉誠摯,可見字字發自內心,摻不得假。

“陛下!”張遼急忙向劉辯拱手示意。

徐晃、陳到起初以為要戰,可眼下已然看清,這是要收啊!

誠然,劉辯著實有收降高順之意,卻並不是因為陷陣營,而是他的那份初心,對主子的忠心。

漢末三國,君子之交淡如水,能像高順這般忠心為主的人,恐怕只有荀彧了。

當然,荀彧只忠於漢室,格局遠比高順大的多。

劉辯道:“浪子回頭金不換,本帝念你遵從初心,堅守忠義,允。”

《三國最壞女人》 第47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