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0部分 (第1/4頁)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在高等法院裡還沒有弄到什麼工作,不過我卻參加了當時常常舉行的“辯論會”,雖然我一直不敢參加辯論。我記得賈米亞特朗·納納巴伊是一個出色的參加者。象別的剛做律師的人一樣,我到高等法院去旁聽,與其說是為了增加見識,不如說是為了享受那令人陶醉的直接從海上吹來的微風。我發現享受這種樂趣的還不止我一個人。這似乎是一種時髦,所以也沒有什麼難為情。

然而我卻開始利用高等法院的圖書室了,而且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我覺得不久我就可以在高等法院裡找到工作了。

就這樣,一方面我開始感覺我的職業多少有些順利了,另一方面戈克利的眼睛卻一直看著我,忙著為我而制訂他自己的計劃。他每星期總要到我的事務所兩三次,常常是帶幾個他要我認識的朋友來,而且設法使我熟悉他的工作方式。

然而可以說上帝總是不容許我自己的計劃得以實現。他以自己的方法消除了我的一些打算。

正當我覺得可以如願以償地定居下來的時候,我卻接到了南非發來的一封意外的電報:“張伯倫可望抵此,盼即返。”我記得我的諾言,於是回電說一等他們匯錢來,我立刻就動身。他們很快便把錢匯來了,我關上了事務所,動身到南非去。

我估計我到那裡去至少得工作一年,所以我保留了那棟房子,把妻子和孩子們留下。

當時我相信凡是有事業心的青年,如果在國內找不到門路,就應當到國外去想辦法。所以我便帶了四五個這樣的青年,其中有一個便是摩幹拉爾·甘地。

甘地家族過去和現在都是一個大家族。我要把那些願意離開迷途而敢於出國的人都找出來。我的父親常常收容一大批人,給他們安插一些政府的工作。我要他們從這種誘惑中解放出來。我既不能、也不願意為他們找別的工作;我要他們自食其力。

然而當我的理想提出來的時候,我設法說服這些青年也把他們的理想同我的理想一致起來,而我在指導摩幹拉爾·甘地方面,確實獲得了最大的成就。不過這以後再談吧。

和妻子兒女分離,眼看著剛剛安頓下來的家又拆散了,而且又要從安定走向不安定——所有這一切一時不免令人難過,但是我已使自己習慣於不安定的生活了。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要指望安定是錯誤的,因為這個世界除了上帝是真理以外,別的全都不是確定不變的,在我們眼前和我們周圍所出現和發生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暫時的。然而至高無上的上帝本身就是代表著確定,如果有人能看見他並遵照他的指引,那麼就有福氣了。追求那種真理就是生命中最高的完美。

我恰逢其時地趕到了杜爾班。那裡已有工作等著我。派代表去等候張伯倫先生的日期已經定了,我得起草一份備忘錄,準備遞交給他,還得和代表團一起去見他。

第四部 我體驗真理的故事

第一章 “愛的勞動喪失了?”

張伯倫先生是到南非來接受3,500萬鎊的禮物,並爭取英國人和波耳人的民心的。所以他對印度人的代表團就以冷眼相待。

“你知道,”他說:“帝國政府對自治領是沒有什麼控制的。你們的疾苦看來是確實的。我將盡我的力量幫助你們,但是如果你們想生活在歐洲人中間,你們就得儘可能和他們友好相處。”

這個答覆無異在代表團的成員們頭上潑了冷水。我也感到失望。這倒給我們大家開了眼界,我看我們的工作得從頭做起。我把這種局面向同事們作了說明。

平心而論,張伯倫先生的答覆並沒有可以非議的。他那麼直截了當地說出來,倒是好的。他以一種相當文雅的辦法使我們懂得強權統治是對的、或者是刀槍的法則。

然而我們沒有刀槍。我們甚至連承受刀砍槍刺的神經和筋肉都沒有。

張伯倫先生花在這個次大陸的時間是很短促的。如果說從斯林納伽到科摩陵海角有1,900英里之遙,而杜爾班到蓋普城不過1,100英里,那麼張伯倫先生就得以旋風的速度走完這段路程。

他從納塔耳匆匆忙忙趕到德蘭士瓦。我得為當地的印度人準備好備忘錄並遞交給他。可是我怎麼能趕到比勒托里亞去呢?我們在那裡的人無法獲得讓我及時到達那裡所必需的合法便利。戰爭已經把德蘭士瓦變成一片淒涼的荒野。那裡既弄不到吃的東西,也弄不到穿的東西。商店倒是有的,但是不是空的,就是關著門的,有待於重新補充或開張。但是這是一個時間問題,甚至逃難的人也不能回來,除非是鋪子裡已經有了食品。因此每

《甘地自傳讀後感400字》 第3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