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6章 保衛延安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色快亮之時,劉延慶意外地發現,他居然已經能控制住了西夏軍營寨了,隨著大批留守西夏兵的紛紛投降,營寨裡幾乎不再有任何敵對與抵抗的力量。 這個時候,他開始心疼昨晚的“神火油”潑得太狠了一點,已經燒掉了太多的東西,這些原本都可以成為他豐厚的戰利品。 於是,他急忙開始讓手下人驅使著投降的西夏兵迅速投入到了滅火的行動中。 此時在獨山隘口的秦剛的心情卻有點沉重——昨晚一役,他的親衛營戰亡兩人,輕重傷六人。 儘管他的心底十分清楚:戰爭總是會死人的!這種殘酷的現實對於敵人與自己的機會都是平等的,這個世界上,即使到了後世能夠稱霸全球的鷹帝,仗著自己降維式打擊的軍事與科技優勢,卻依舊無法創造任何一場所謂的“零自損”的戰爭,更何況在這場原本就從人數與實力根本就不對等的夜襲戰中呢。 死去的兩人都是近衛隊計程車兵,他們是去執行最危險的混入行軍隊伍中斬殺西夏頭目的任務,在好幾次得手之中,膽子越來越大,結果在一次更加深入地追擊前方軍官時,遭遇到了一批警惕性強的擒生軍反身圍攻,雖然最後殺死了對方十幾人,卻身中數創而亡。 這兩個人都是從高郵神居水寨而來,並在處州的幾次作戰中都有所建功。 秦剛帶著所有的手下在這兩人的遺體前脫盔致哀,然後吩咐:保留兩人的衣甲在順寧寨為兩人樹碑建立衣冠冢,而遺體就地火化,骨灰之後帶回江淮老家。 “此後,凡我親衛營中任何將士戰亡,皆按此例執行!” 說句實話,秦剛此時在陣地前所做的這些安排,無非依照著他在後世社會中的樸素情感習慣而為,但是帶給手下人的感動與震撼卻是巨大的: 無他,在這個時代,還能有哪個將領與官員能如此重視手下士兵的生命?還能有哪個官員願意給死後的手下如此之高的榮譽——“能在戰鬥之地留名建墓,能夠骨灰歸鄉安葬”,還有部隊的最高長官能在他們的遺體命前脫盔默哀——這幾乎是軍隊高階將領方能享受的待遇。 在林劍的帶領下,他們齊刷刷地雙腳並立,對著他們的長官秦剛高聲宣誓:“願隨秦郎徵西北,不破西賊誓不還!” “願隨秦郎徵西北,不破西賊誓不還!” 就連正在趕來的劉延慶手下也都遠遠地行以注目禮,羨慕地輕聲在私下重複著這兩句話。 簡單地戰場打掃之後,此戰的戰果基本已經出來: 西夏留守在營寨中的大約有五千人,燒死擊斃千餘,投降千人,其他的都潰敗退回北部橫山境內,算得上是全殲了。 而撤離轉移的西夏部隊,被秦剛直接擊潰驅趕的倒只是後面的兩三千人,絕大多數都不是殺傷,而是黑暗中被踩踏、摔死以及相互之間自相殘殺導致。不過,按照此時的戰爭現實來看,凡是中等以上的受傷都可以視為直接減員了,只是不知道除了這兩三千的損傷之外,在黑夜裡大批的亂軍反覆向前軍波及影響之後,能夠對貝中撒辰的整體軍力破壞到多大的程度。 對此,李二鐵已經在戰後又謹慎地向前方派出了精悍的斥候進行打探,此時還未有情況傳來。 但是,此戰卻一舉解決了順寧寨的圍攻局勢,劉延慶不僅僅獲得了大量可以去胡掌櫃那裡變現的俘虜,從營寨裡的大火中搶救出來的一部分輜重,多如牛毛的丟棄軍械,好好地發了一大筆的財。當然,他也不忘了提醒手下人:給秦知軍留下一半啊!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以往一直被其他寨主嘲笑他總是在斬首數字上落在最後的這一點,這次應該是實實在在地超額完成了:只需要在戰場上收割一下,兩千以上的斬首數目都不止了。 此時,延安城下,西夏軍隊的營盤,好似無邊無際一樣。 小梁太后帶著一眾西夏名將,率領此次伐宋的主力部隊,共計二十五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從夏州出發,分兵三路: 西路由貝中撒辰帶領五萬人,自洪州直奔順寧,以佯攻牽制保安軍之主力後,再繞道至延安匯合; 中路十七萬主力由小梁太后與國主李乾順親率,自龍州南下土門寨,直奔延安城; 東路三萬由妹勒都逋率領,自黑水、安定堡出擊,同樣最終匯合在鄜延路治所延安府城。 西夏此次的舉國大軍東出橫山山麓後,一路疾行南下,如風捲殘雲一般,將沿途的大小村寨無情地碾壓殆盡。 而中路小梁太后親率的大軍,卻在快要接近延安府之間的金明寨時出了一點點意外。 同樣由於元佑後期對於章楶“深壘”政策的普及貫徹,金明寨已經修建起了高大牢固的磚石水泥城牆,寨中的守將是崇儀使張輿,其親率兩千禁軍以及戰前四下收攏聚集的蕃兵一千五百人,已提前進入寨中,並做好了完備的防禦準備。 小梁太后的主力經過時,嘗試性攻打了兩次,在寨前丟下了幾百具的屍體,連城牆頭都沒能登上去過。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

《大宋風流才子小說詩詞》 第196章 保衛延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