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3章 邊陲志士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法是個直爽簡單的性子,秦剛也不是扭捏之人,這時的人能夠在超過幾千里的不同地方再次見面,那種習慣性的親近與熟識感覺是無法掩飾的。 劉法口中所說的渾家,便是他在渭州那裡所娶的妻室,一到家裡,便立即吩咐了起來:“我這秦兄弟是從南方過來的,趕緊將你那拿手的手抓羊肉燒起來。今晚我要陪他多喝幾碗。” 秦剛趕緊上前叫了嫂子,又留心看了看他家裡的擺設與物件,便知劉法的那個膽大包天敢於兵變的兒子目前還未出生,心道:“這件事倒是要放在心上,好歹都是叫做兄弟的人,之後的那位便是子侄,不該走的歪路,還是得要去指點指點的。” 兩人先在正堂中閒聊了一些鄜延路近期的軍情,劉法也在感慨如今的兵將折損過大,過去都一直有所提防不太願意過多使用的蕃軍蕃將,如今也只能是在無奈之下放開使用了。 “沒有辦法啊,蕃將善騎戰,對付西夏軍,少了他們不行,米脂那裡,如今的防守可都是全靠蕃將。 ”劉法感慨地說,“好在如今形勢對我大宋有利,蕃將心向中原,他們都開始娶些漢人小妾,並指望著立了功,能被朝廷賜以漢姓呢!” 沒多久,劉法的妻子就已在正堂擺好了碗筷,喊他倆上桌可以先喝起來了。 “賢弟,你莫怪哥哥多事,只是你從江淮之地,不遠萬里來此為知軍,不知手頭有沒有可用之人。要知治一方地,須得有知一方風土人情之士。”喝了一會兒之後,劉法開始關心起秦剛到這裡的一些安排與計劃。 “小弟確實也帶了一些人過來,但是他們也都是和我一樣,從東南而來,略懂些筆墨,就是幫我來做些公務處理的事情。要是說到像大哥所提的熟悉這裡風情的人,手頭卻是一個也沒有。”秦剛實實在在地回答道。 “那哥哥我就給你舉薦一個人,不知你是否需要?” “劉哥但且推薦,秦剛求之不得。” “哈!說起來,這小子也能算得上是個少年奇才,今年才十七歲,姓黃,叫黃友,說是有個表字叫作龍友。”劉法眉飛色舞地給秦剛介紹,“他原本是兩浙路的溫州人,十五歲進了京城國子監裡的讀書。因為聽聞了西北這裡的戰事,便直接對他那幫死讀書的同學說:‘大丈夫不能為國立功,亦造化中贅物耳。’同學便笑他只會空談,你猜這小子怎麼著?他居然就此放下了學業,投筆西來。從那時起到現在已經在這西北各地遊歷了近兩年的時間。” “哦?”當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十五歲就敢來此兇險之地遊歷,光是膽識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秦剛便十分有興趣地問道,“只是不知這黃友此時人在何處?” “這次哥哥我不是來鄜延就任嘛!正好碰上這小子來毛遂自薦。我原本只想找個能夠寫寫劃劃的人,就招了他過來。卻發現,這個年輕人做起事情來,有章有法,竟然比得過我軍中的那些老吏許多。”劉法微眯著雙眼道,“說實在的,一則我是擔心這小子留在我這個粗糙軍漢的手下,耽擱了他的發展前程,二來有就是擔心賢弟你來到這西北之地,人生地不熟,手中的確是需要這麼一個熟悉地方之人,我還真是捨不得把他派到你這裡用呢。不過,哥哥我也有言在先,賢弟如能看得上,便是他的造化。要是不滿意的話,再叫他回我那就是了!” 秦剛見劉法說得誠懇,趕緊先行謝過。 一會兒之後,劉法妻端得大盆的白煮羊肉上桌,雖然就只有簡單的青鹽灼燒,但是羊肉鮮嫩,口感甚好,秦剛吃得不由地大聲讚歎,劉法更是得意至極。 當晚酒後,秦剛等人便在延安府的驛館住下。 次日一早,劉法已經攜親兵十幾人在驛館門外等候。 看見秦剛出來,便叫過來一位非常年輕計程車子:“龍友,這便是某與你說過的承議郎、知保安軍秦剛。秦知軍乃是今科的一甲進士,之前便是江淮發運司的七品撫勾,此次來保安軍就任,可是得了當今聖上的欽點,可不是某這等糙漢相比。你去他手下做事,須得用心用意!” 這黃友聽罷,趕緊過來對秦剛深深一揖而道:“學生黃友,當年在京中太學,正是讀罷秦知軍的《少年華夏說》,深感吾等少年之輩的肩頭重任。由此西行尋求報國之機,不意能在此遇到知軍,願為執鞭,亦無悔也。” 秦剛昨晚已聽劉法介紹,對其所言所行非常感興趣。 要知在這宋朝的學子,談到北虜西賊時,作些怒髮衝冠之狀、又或寫點激揚文字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但是要是說到真的隻身西往北去,到了邊境之地,敢於親身遊歷、以身踐之的人,卻難得見到幾個。 而秦剛聽其說到前來西北的原因,竟然是起源於自己的那篇解試文章,不由地啞然失笑,再一看眼前的這位年輕人,雖然相貌間還不乏有點稚嫩之氣,但是西北的風霜沙塵洗禮卻讓他多了幾分同齡人難以具備的果敢剛毅之色,當下心中便是有些喜歡,點頭讚道:“所謂

《大宋風流才子小說詩詞》 第183章 邊陲志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