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國的九個城市,演出了五十三場。日程安排得很緊。
以往的一些京劇團體出國演出,一般演的是武戲,如《三岔口》、《盜
仙草》等。而這次周信芳他們帶出去的戲,共有二十出,卻以文戲為主。其
中還有《十五貫》、《四進士》這樣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大戲。
起初,周信芳有些擔心,蘇聯人對這些劇目能不能接受得了?但演出結
果卻證明,蘇聯觀眾既愛看京劇武戲,也愛看文戲。尤其是透過“譯意風”,
蘇聯觀眾很看得懂,凡是演到國內觀眾叫好的地方,蘇聯觀眾也反映特別強
烈。武戲《雁蕩山》、《三岔口》、《盜仙草》等如此,文戲《拾玉鐲》、
《投軍別窯》、《秋江》、《打漁殺家》等也是如此,同樣引起蘇聯觀眾的
很大興趣。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著了迷”。《雁蕩山》一共演了二十一場,
《十五貫》也演了八場。每場演出結束,觀眾都狂熱地歡呼,謝幕最多的達
十五六次。
蘇聯觀眾尤其對周信芳的表演藝術懷有濃烈的興趣,給予高度的評價。
蘇聯的一些藝術家們說,他們的歌劇只歌不舞,舞劇只舞不歌,而中國的京
劇是又歌又舞,是一種非常完美的藝術形式。他們讚揚周信芳是一位傑出的
藝術大師。他演《打漁殺家》,儘管臺上沒有水,卻能使人感到演員是在江
中的船上;所做的船上動作,看起來都那麼逼真。看著看著,觀眾忘了是在
看戲,被帶進了一個美妙的境界。在蘇聯文化部舉行的歡迎會上,文化部負
責人說:“周信芳的表演,非常富有藝術魅力。不僅使人得到高度的藝術享
受,而且能從中得到鼓舞力量,增強鬥志。”
這位負責人還特別提到《打漁殺家》中反抗官府的老英雄蕭恩和《十五
貫》中的況鍾,對蘇聯人民也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蘇聯木偶藝術大師奧勃拉茲卓夫說:“周信芳不愧為藝術大師。他塑造
的蕭恩、宋士傑、況鍾等人的形象,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正因為這樣,所以有一次當週信芳在中國駐蘇大使館裡,劉曉大使高興
地對他說:“看來,出國的劇目,不一定非要《三岔口》、《雁蕩山》等武
戲不可;文戲,甚至是文的大戲,同樣能出國,而且也很受歡迎呢!”
對於這次訪問演出,蘇聯方面的接待是非常熱情、友好、隆重的。許多
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都把演出團的訪問演出說成是他們國家文化和政治生
活中的一件大事。拉脫維亞部長會議主席拉齊斯稱京劇團在拉首都里加的那
個星期為“中國周”。
有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為了觀看周信芳等的演出,以及主持歡送宴
會,特地從莫斯科乘飛機趕回來。
演出團所到過的每個加盟共和國和每個城市,都向周信芳等人頒發了榮
譽獎狀。
在訪蘇期間,周信芳還結識了不少朋友。比如,特地到中蘇國境線迎接
周信芳等人的拉金,早年受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教益,曾是一位話劇演員。
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一直陪同周信芳一行,南北賓士幾千公里,兩個月如
一日,經常起早摸黑,親自照顧飲食起居,既管菜譜,又排程車輛。。以致
積勞成疾。他對周信芳很尊敬,周信芳也深深為他的工作熱情所感動。還有
一位是著名的漢學家艾德林。演出團還未到達莫斯科,他就主持編譯了演出
的宣傳材料。
京劇譯成外語是很困難的,單是劇目的譯名,就使他煞費苦心了。比如
“京劇”這個名詞,簡單地譯成“北京歌劇”就不大合適。艾德林小心謹慎
地把它譯成了“北京音樂戲劇”。又如,《蕭何月下追韓信》,他譯成《韓
信將軍歸來》:《打漁殺家》,他譯成《漁人的復仇》:《徐策跑城》,他
譯成《徐策急忙到皇宮去》:《投軍別窯》,他譯成《薛平貴和妻子分別》:
《挑滑車》,他譯成《戰鬥在山上》。。這些劇名譯得很好,既說明了劇情,
又引人入勝。
《周信芳二臣傳》 第2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