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榮蚠的建議 (第1/2頁)
山中老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前世一樣,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就在人們的身旁、緩緩流淌而過。
姬康也在不經意間,迎來了來遼地後的第四個年頭,武成王九年到了。
武成王九年正月,姬康的外祖母趙威後,因為身體不好,疾病纏身。把權力還給了姬康的舅舅趙王丹,不再攝政。訊息傳到遼地後,母親姬趙氏異常難過。
春節剛過,姬康和君相劇辛,就在君侯府秘書閣,聽著大將榮蚠對軍隊武器以及訓練的一些看法和主張。
“公子、劇相,現我中原各國所使用的兵器也不盡相同,兵器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
這些都是各國軍隊大量裝備且使用的兵器。但是這其中最主要使用的兵器是劍、矛、戟、弓、弩。
但根據某將這麼多年在實戰中的經驗,將士們所用兵器混雜帶來的問題特別多。一是在戰場上指揮不便;二就是不實用。”
姬康聽罷,對榮蚠道:“依將軍之言,從我軍實際出發,我遼地的軍隊,又該如何配備我軍的兵器呢?”
“公子,某將也常與兵卒交談,也與眾多我遼地將領商量過。現我遼地騎兵部隊的裝備,可以說是已經極為實用,就是配備的弓弩也最為先進省力,這個無須再變。
但正規軍和第一批十萬預備役民兵,武器盔甲應該同步,應設刀盾手、紅纓長槍、帶刀弓弩手即可,而這些將士們可以再附帶兩三支鋼製標槍即可。
如此,一方面能讓將士們在平時訓練中做到簡單迅捷;另一方面在戰場中,也容易形成極強大的組織協調能力。
再加之我遼地新式投石車的使用,即使在正面戰場上,也可以形成遠、中、近的覆蓋。
因為我遼地現在武器盔甲之精良輕便,以某將分析來看,早已遠勝過其他中原諸國。另外我遼地現在根據公子的說法,也有能力大規模的裝備武器盔甲。諸如其他國家軍隊亂七八糟的兵器,完全可以拋棄。
至於第二批二十多萬預備役民兵,則可以使用以前軍隊淘汰下來的裝備,等有財力時可以慢慢更換。”
榮蚠說到這裡,看了看姬康和劇辛沒有反對的意見,接著說道:“公子、劇相,如此,我大軍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一支真正的強軍,從而不懼怕我遼地周邊任何國家的挑戰。”
沉思了一會,榮蚠對姬康和劇辛又說道:“公子、劇相,某將今日還要說一件事,工部讓百姓們購買最新材質打造的農具。公子、劇相,這個可要嚴格管制呀!這些農具到了他國手裡,就變成最好的武器了呀!”
姬康一愣,想起前日工部官員稟報時,說現在的鞍山鋼鐵廠產量,已經足夠裝備部隊外,還有很多的富裕,就建議打造農具。自己當時沒有考慮周全,就答應了此事,但確實會出現榮蚠所說的問題。
姬康欣賞地看了榮蚠一眼,把頭轉了過來,看向了劇辛。
劇辛也點點頭道:“公子,榮蚠將軍之慮確實存在。農具廠確實打造了不少農具,但目前主要還都是在各工業區使用,沒有下發給百姓。
君相府可以再下發一道律令,命百姓們在使用這些農具時,要妥善保管,一旦有失,即可報官府偵辦處理。
另在農具頭上不易損壞之處,讓農具廠打好鋼印,官府在下發或配給農戶時,也可登記入冊,責任到鄉、裡、村即可。這樣既可以防止新式鋼材外流,又可造福於百姓,一舉兩得。”
姬康點點頭,對榮蚠道:“將軍,劇相如此建議,你可滿意?”
榮蚠忙站起道:“多謝公子與劇相支援,某將十分滿意。”
姬康隨即對劇辛道:“劇相,在經過我們來遼地兩年多後,現在我遼地已經成為燕國最大的鹽、糧、布匹等眾多物資的最大產地,可以說我們已經初步站穩了腳步。今年我同意劇相你的看法,可以大規模改造建設各縣城城池。”
想了想,又道:“現在襄平城與陽樂城,這兩個郡城的改造建設工程已基本完工。各個縣城,就按襄平學院拿出的方案執行吧!清掃垃圾,建立茅廁、澡堂,構築建立下水道。
另外君相府各部門都要加強宣傳,讓人們形成便後、飯前洗手整潔的習慣。醫部及下屬各單位,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和督促。
遼地兩郡各縣城的城牆只需用水泥加固即可,無需另建。主街道可以象襄平和陽樂一樣,用水泥鋪設。但水泥現在還是戰略物資,不可以在工業區以外建立水泥廠,各縣所用水泥
《大燕公子太監了嗎》 第十三章 榮蚠的建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