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kaiserliche marine (hochseeflotte des deutschen reiches) (第1/2頁)

瑩與哀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意志帝國艦隊是一支野心勃勃的新興海上力量,雖然他們海戰的經驗還略有不足,但是他們確實是有著大洋的夢想。

儘管德意志帝國高層依舊處於搖擺和不確定當中,這為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意志帝國海軍在各種意義上都是世界第三海軍,哪怕是經過多年大規模擴軍地白鷹聯邦也無法比擬。

——————

——————

1拿騷級戰列艦:

幾乎和歷史上一模一樣的拿騷,六邊形佈置德6座雙聯裝283艦炮,航速20節

拿騷:1904-9

威斯特法倫:1904-12

萊茵蘭:1905-1

波森:1905-2

——————

——————

拿騷級建造中,德國徹底掌握了龍漢的305l50艦炮技術,因此11寸炮管被捨棄了。

2馮德坦恩級戰列巡洋艦:

標排噸,滿載排水量噸,從龍漢進口了最新的艦用蒸汽輪機——但依舊使用燃煤鍋爐,裝備4座雙聯裝305l50艦炮。

馮德坦恩號:1905-4

3赫爾戈蘭級戰列艦:

和歷史上的赫爾戈蘭完全一樣,只是換成6座雙聯裝305。 主裝甲帶300毫米;三層裝甲甲板,每層25-30毫米;首尾橫向裝甲300毫米;炮塔正面300毫米;指揮塔300毫米,航速20節。

赫爾戈蘭號:1906-1

東弗里斯蘭號:1906-3

圖靈根號:1906-4

奧爾登堡號:1906-11

4毛奇級戰列巡洋艦:

和歷史上的毛奇差不多,但是換裝4座305l50。

毛奇號:1907-4

戈本號:1907-8

5塞德利茨號:

和歷史上差不多

塞德利茨號:1907-12

——————

——————

德意志帝國所使用的350艦炮是龍漢出口給多瑙聯邦的350l45艦炮德多瑙聯邦版本,是龍漢天璇級戰列巡洋艦上使用火炮的弱化版本,德國人經過改進後獲得了350l45艦炮的技術。

6凱撒級戰列艦:350l4542

水平甲板110毫米,炮塔300毫米(正面)-100毫米(頂部),側舷350毫米(主裝甲帶)-180毫米(艦艏側舷)-150毫米(艦尾側舷),指揮塔350毫米,值得一提的是,凱撒級戰列艦的水平甲板110並不是110的完整裝甲鋼,而是3層35+35+40“高強度”造船鋼疊出來的疊疊樂裝甲——事實上同一時期很多國家的船都有類似的問題。

凱撒號:1908-1

腓特烈大帝號:1908-4

凱瑟琳號:1908-6

阿爾伯特國王號:1908-9

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1909-1

7德弗林格爾級戰列巡洋艦:

本世界的日德蘭鐵狗不僅僅扛上了350重炮,而且更加偉大的是擁有了更不錯的裝甲和抗沉性——主裝甲帶4-12,甲板1-25,炮塔106,指揮塔138,裝備四座雙聯裝350l45艦炮。

德弗林格爾號:1909-4

呂佐夫號:1909-10

興登堡號:1910-1

8國王級戰列艦:12超無畏終於在本世界扛起了超無畏火炮,裝備四座雙聯裝350l45艦炮 ,炮塔300,側部的裝甲逐漸從300毫米-250毫米,炮塔的頂板厚度為80-110毫米,後部裝甲厚150毫米,炮彈在露天甲板下方以下至少一側甲板的高度範圍內為300毫米,再往下面為200毫米,一直延伸到與裝甲甲板相連。指揮塔的前部和後部由鎳鋼材料製成,前部厚250-350毫米,後部厚180-350毫米。

國王號:1910-4

大選帝侯號:1910-4

邊境總督號:1911-2

威廉王儲號:1911-9

——————

——————

1912年的德國人的380炮確實是自研的,然而這門自研的38

《海權文明》 kaiserliche marine (hochseeflotte des deutschen reiches)(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