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二章:王振的奮鬥歷程 (第1/2頁)

法大小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了,前兩天曹鼐上了個摺子,說是瓦剌部似有異動,建議朕調兵增駐宣府和大同。”朱祁鎮說著,便從旁邊的桌子上翻找起來,“誒,朕明明記得放在這裡……”

“陛下,曹鼐一個文臣,哪裡懂什麼兵事?”王振冷笑一聲,語氣中也有些不屑之意,因此朱祁鎮乾脆坐正身子不找了。

原來這個曹鼐乃是當朝內閣首輔,素為楊士奇看重,早在正統五年便進入了內閣,正統十年官至吏部左侍郎,楊士奇等人去世後,內閣事務便交由他處理參劃,也是朝中為數不多能和王振周旋的幾個人之一。

不過王振本人是很討厭這些閣臣的,因為楊士奇、楊榮等閣臣曾經讓他吃盡了苦頭。

原來當初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後,閣臣的地位便不斷上升,直到明宣宗時期,內閣大臣甚至隱隱有宰相之勢。

後來明英宗朱祁鎮少年繼位,幾位託孤大臣中楊士奇、楊榮、楊溥都是閣臣,他們合稱“三楊”,素有賢名,張太皇太后(明仁宗的皇后)也很看重“三楊”,因此把朝中大事都交由他們處理。

更令王振難受的是,那個張太皇太后很討厭他,不但沒事就愛責罵警告他一番,甚至有一次還想要殺了他。

如果不是小皇帝朱祁鎮替王振求情,估計王振早就身首異處了,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因為朱祁鎮都得管張太皇太后叫一聲“皇祖母”……

這種情況下,作為閣臣的“三楊”的地位自然也跟著逐步提高,因此王振不得不對“三楊”殷勤恭敬,甚至連到內閣送信兒傳達皇上的旨意,都裝成乖孫子站在門口不敢進去。

後來王振好不容易熬死了張太皇太后,又熬死了“三楊”,這才敢大施淫威,為所欲為,比如他甚至將明太祖朱元璋掛在宮門上那塊“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子給摘了下來。(此處筆者亂入一句,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依著他老人家的脾氣,估計把王振凌遲處死一百次都不夠!)

當然,王振敢這樣做,自然離不開明英宗朱祁鎮的支援,比如正統六年的時候,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重建竣工,朱祁鎮在宮中大擺宴席慶賀,按照宮中制度,宦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王振便對朱祁鎮的侍者抱怨道,“周公輔助成王,為什麼唯獨我不可以到宴會上去坐一坐呢?”

結果朱祁鎮知道後,非但沒有怪罪王振自比周公,反而替他覺得委屈,於是便下令開啟東華門大門,讓王振大搖大擺地進來了。

百官見此情景,自然明白明英宗朱祁鎮的心意,於是紛紛向王振拱手慶賀,這種情況下王振又怎麼可能不囂張?不得勢呢?

“其實陛下不用聽那些文臣聒噪……”王振一邊說,一邊抱拳向右高舉,“當初先皇在時,未嘗對那些文臣沒有忌憚,否則也不會讓翰林學士在內書堂教像老奴這樣的人讀書了!”

王振這話說得模糊,可朱祁鎮心中卻聽得明明白白,其實王振所指的,便是宣德元年,明宣宗下令設定“內書堂”,教宦官們讀書的事兒。

原來隨著皇帝政務繁多,有越來越多的事兒他們沒有時間去親自處理,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勞模,而且權力慾極重。所以他堅持一個人幹,從不委於他人。

後來的明成祖朱棣雖然比不上他爹朱元璋,但也還算勤勞,因此只是設立了一個內閣幫忙,便完美地解決了自己不夠時間處理政務的問題。

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那裡,他就更懶一些了,於是他便下令教宦官讀書,然後讓他們幫忙去處理自己的私人檔案。

這個做法帶來的弊端其實是非常大的,甚至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明朝宦官亂政的嚴重現象。

因為朱元璋在位時,負責皇帝文書的司禮監太監一直不準與外廷的官署接觸,就是為了防止宦官參與政事。

後來這一制度有所鬆動,但那些宦官也僅限於幫著皇帝收拾收拾檔案,或者跑個腿送送信兒什麼的,也造成不了什麼危害,畢竟他們大多連字都不認識。

可到明宣宗這就不同了,他不僅教宦官讀書識字,還專門設定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讓他們幫忙處理政務。

這樣一來,那些司禮監的大太監某種程度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加上他們還識過字、讀過書,俗話說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宣宗皇帝倒還算是個明君,因此在他的掌控下,那些宦官也沒敢鬧出什麼亂子來。

可是繼位後的明英宗朱祁鎮就不一樣了,他不僅歲數小,而且一點也不英明。加上怠於政務

《明朝權臣》 第十二章:王振的奮鬥歷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