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頁)
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八章 三進三出
第二日辰時,蘇州城內的所有混混們全都在他們各自老大的帶領下集合到了城外的王家莊外。沈醉知道這些混混們雖都是在街面上混飯吃的,屬於下九流之徒,但卻是那種個個自命不凡,桀傲不訓之輩。昨天晚上那幾個老大雖然口頭上都答應了自己的要求,但卻是沒幾個能真正做到的。首先就是他們幾個便不會真的服了自己,昨晚也只是因為自己用了強勢手段威懾住了他們,再加上蘇州城裡最大的王雷都已服了自己,他們才會答應合併的。但一放了他們回去,便好像放虎歸山一般,他們回了自己的地盤便還是會把自己當老大,而且仗著人多勢眾,便極有可能不會再聽自己的了。這便是說一套,做一套。自己強調的那三點,他們也不會真個當回事兒去。便是有那麼一兩個當真的去執行,並且去約束自己的手下了,但他們手底下的人卻也不見得各個都會按命行事的。這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大總不可能天天派著人來看著他們不是,自己做了,只要守好秘密,並威脅受壓迫者不得亂說,也不見得老大就能知道了。
所以沈醉要做的便是把這些人全部集合到一起,好好的訓練一番。訓得他們個個沒脾氣了,聽話了才算。便像自己以前上中學上大學時,開學前的軍訓一樣,就是要用艱苦的訓練把學生們都訓得聽話了,讓他們服從紀律,並從中訓練他們的團結心。他覺得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雖然在現代時效果並不是很明顯,但那也只是因為現代的學生個個思想超前,早不把那什麼紀律、團結的當一回事兒了。但這個時候的人相對來說思想可是要單純一些的,只要把他們訓服了,便會很聽話。而且這個時候的思想,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強調了忠誠。記得以前就在哪兒看過一句評述宋朝的話語,叫做“宋朝,從來不缺忠臣”。這句話,就從一個客觀的方面說明了宋朝當政者所強調的主體思想,那就是絕對的忠誠,下級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上級,無論對與錯。不見南宋抗金英雄岳飛明明知道皇帝的命令是錯誤的,卻還是為了那忠誠的思想甘願地回去受死嗎?
這就是思想的毒害呀,可能是宋太祖趙匡胤當皇帝時是自己身為臣子奪了主子的政權,便也怕被自己手底的臣子奪了自己的政權去,所以就要一個勁兒地強調這“忠誠”二字,以及那忠君報國的思想。哪怕是把這些人教成了愚忠死忠,總也要比讓這些人不懂得忠誠的要好。而沈醉現在所需要的卻也正是這種思想。而這種思想是整個大宋朝的主體思想,所以他實際上也不需太過強調了,只要讓這幫人真正地服從了自己,他們自小所受到的教育就會讓他們自覺地聽命。
但可惜的是,這幫人還並沒有真正的服從他。他們今天雖來了,卻不是來聽他的吩咐的,而是各自帶齊了所有的人來找他拼命算帳的。因為他們不甘心屈服,並且還要接受那等不平等的條約,所以他們要反抗。昨夜的形勢不利於他們,所以他們暫時屈服了。但今日不同了,他們幾個昨晚從狀元樓出來後便私下裡又聚議了一番,最終決定聯手對敵,共同反抗。他們以前是各個不和,磨擦不斷,便是大火拼也搞過幾次的。但此時在沈醉這個強大外力的壓制下,他們卻終於握手言好,站到了同一陣線上了。所以他們各個手拿兵刃而來,刀槍棍棒,長短不一,黑壓壓的一大片如一片烏雲一般壓了過來。
蘇州城裡的黑勢力共有四家,這四家的老大分別是王雷、盧成德、於小虎跟馬家輝,其中王雷最大,其他三家次之,但實力相差卻也不是很大。王雷手底下約有近三百人,這三家卻都是在二百人左右,雖沒有高過王雷去,但也比他少不了多少。如今這三家一聚起來,人數便已達到了有六百多。這六百多的人聚起來,雖說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但卻也是聲勢浩蕩的。
“盧爺,虎爺,馬爺,您三位這卻是幹什麼來了,沈爺叫你們來聽他的吩咐,可不是叫你們來打架的,你們卻全都拿著槍棒是做什麼?”王雷看他們三人來者不善,再看他們身後的那般陣勢,卻也是不由臉色變了變。但仍是強自鎮定下來,開口質問道。
“嘿,王老三,你說我們卻是幹什麼來了。有人要搶我們的生意,我們不甘心,這便湊齊了大傢伙共同前來商議商議罷了!”左側一四十歲左右的粗壯漢子嘿笑了一聲道,話說得是商議,但那口氣卻全不是商議的樣兒。說著話斜睨了眼對面站在最前面的沈醉,但見他卻仍是面不改色,還是那麼一副毫無所謂的樣子。十分平靜地瞧著自己這一方的人,絲毫沒有露出一絲害怕的神色來。
王雷聽著這人的話不由變色道:“盧老二,你這話卻是什麼意思?”
《天龍之天下有我》 第2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