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一種觀察是區別同類事物的不同,如著娃娃時給婷兒講男娃娃和女娃娃的不同,頭髮啦,衣著啦,對玩具的興趣和選擇啦。看植物時講葉子形狀的不同(或長、或圓、或肥、或瘦、或寬、或窄),莖的形態的不同(或直、或彎、或是幹、或是藤),果實的形狀、質量(軟、硬)、顏色、吃法、用途的不同。這些大人心裡有數就行,見到什麼講什麼,也不用做什麼計劃。但是要想有較好的效果,就得在一段時間內經常重複一個內容。如辨認顏色,等她記住了紅色和綠色之後,再教她認黃色和藍色,再教新的顏色時,不時地讓她繼續辨認一下學過的顏色,以利鞏固。

在教育婷兒時,可以把顏色和形狀連起來教,如紅紅的球,黃色的開關、藍色的天、白色的雲等等,也可以用顏色和形狀把事物進行歸類,如蘿蔔是紅的,美人蕉是紅的,衣服也是紅的;或紅蘿蔔是圓圓的,白蘿蔔是長圓的,餅乾是扁圓的等等。

我知道,教育嬰幼兒是很費心、很羅嗦、很麻煩的,而且又不能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見影,好在我們母女倆都堅信早期教育必然結出碩果,甘願為婷兒提供儘可能好的生長環境(物質的和精神的)。如果婷兒能長成一個有用之才,也是我們家對祖國對人民的一個貢獻哪。由於分離太遠,信來信往中,我可能會重複某些事(因為忘了寫沒寫過),也可能前後自相矛盾,這些,都請您多加諒解,說錯了您就提醒著我。我們一起來探索在中國家庭裡搞早期教育的經驗,爭取能造福於更多的孩子。

姥姥接信後馬上加強了“主動教”的成分,儘管每天照料婷兒的飲食起居已經很累,她老人家的三叉神經也經常在痛。

姥姥的“小尾巴”,見啥就學啥

在遠離媽媽的日子裡,婷兒就像小尾巴似的整天纏繞在姥姥身邊。姥姥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婷兒的模仿物件。這種模仿,從姥姥的第一封信裡就看出來了:

。。。。我們到別人家去玩,回來時別人送我們,我說“不送,你們忙。”以後別人一送我們她就說“不送,你們忙。”還說:“到幼兒園滑滑梯,坐轉椅呀!搖搖船,搖搖馬呀!”鄰居的小兒子到我們家來,我說和弟弟玩兒,她馬上說“不打架”。

婷兒的這些話都是此前從姥姥那兒聽會的。只不過姥姥當時還不知道1歲8個月的婷兒既聽得懂,又記得住,還用得對。

從姥姥來信所描述的情景來看,在分別的頭一個月裡,婷兒的發音器官已經發育成熟,不僅能一口氣背很多兒歌,潛伏的表達能力也迅速表現出來、雖然她才1歲9個月,但她已去恰當使用4歲的小兒才開始用的具有修飾意義的詞彙,如“馬上、現在、快點”等等,開始像大人一樣運用恰當的詞彙、合乎語法的完整句子來表達她的要求了。

我剛離開的時候,姥姥認為婷兒太小,不準備教她背古詩。半個月後,婷兒在姥姥用兒歌哄她睡覺時忽然說了句:“現在我叫你唱小蜜蜂。”她用詞之準確,語句之完整,使姥姥大感吃驚。姥姥因此改變主意,開始選一些“春眠不覺曉”之類的古詩教給婷兒。姥姥先講解每一句詩歌的含義,然後教婷兒背誦。

姥姥家沒有保姆,一切家務活都要親力親為。模仿姥姥做家務事也是婷兒“主動學”的一大內容,這種模仿對孩子學習生活常識和積累辦事經驗都很有價值。姥姥在信中寫道:

。。。。婷兒明天就1歲10個月了。昨天在廚房裡,我在炒菜,她也拿個東西炒,要放油,放鹽,放醬油,還品嚐菜的味道。她知道天上的雲、霧等,我推豆漿她還幫忙喂豆子。洗臉、洗手、擦油一般都要自己幹。

。。。。婷兒有時端一小杯水到陽臺上去澆花,邊走邊說:“我有事,我忙。”有時自己拿著小抹布把椅子各個地方擦洗得很乾淨,邊搞邊說:“我在搞衛生。”

在模仿為主的學習階段,婷兒的創造力也開始萌芽了。當她學會了姥姥唱的催眠曲之後,便開始要求姥姥改歌詞:

。。。。睡覺仍要唱《小蜜蜂》。有時她叫唱“大蜜蜂”,我就唱“大蜜蜂,嗡嗡嗡,飛到西,飛到東,愛學習,愛勞動。”我有時給她唱“我家有個胖娃娃”,她還叫我給她唱“胖哥哥”。我就給她唱“胖哥哥,胖弟弟,胖娃娃,胖婷婷”,她就很高興。

姥姥感嘆:“婷兒很聰明,我的教育方法有些趕不上。”當婷兒不願背那些早已滾瓜爛熟的古詩時,姥姥也無可奈何。我趕緊選購了十幾本彩色的兒童讀物,在“六一”兒童節之前寄給姥姥做教材。我在給姥姥的信中寫道:

。。。。希

《哈佛女孩劉亦婷結局》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