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頁)
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何況,在溫卒弩兵們的身後,趙無恤還上了一道保險。
高大的穆夏帶著成鄉親衛,冷漠地看著弩兵們的後背。大聲喝道:“有膽敢後退者,新軍法處置,立斬無赦!”
在發現對面的三十輛戰車伴著鼓聲徐徐開動後,趙無恤大聲命令道:“樂氏甲兵。上前!”
宋人性格堅韌固執,樂氏兵卒又是所有人裡最仇恨範氏,也最為悲憤的人。仇恨則忘卻了死亡,悲憤則不懼怕敵人,陳定國領著樂氏甲士,聞言後立刻帶著他們踏步前行。從弩兵的空隙裡穿過。
站定後,甲士們半蹲在地,將盾豎在最前方,凝視對面戰車揚起的塵土,不動如山。
他們的作用不在於阻擋戰車,而在於再次加強弩兵的膽氣——當你發現前面有人先於你承受死亡時,就不會那麼恐懼了。
“眾弩手聽令,三列橫隊,全部上弦!”在樂氏之兵就位後,趙無恤大聲發令,隨即第一個低頭抽箭上弦。
有騎兵斥候在,趙無恤的軍隊就如同比別人多了好幾裡的視力,在數里外發現敵人時,弩機已經調整過,箭矢也背在各自的腰間,這數千支箭,還是韓氏的附贈。
周圍陸續響起一陣吱吱呀呀的上弦聲,新鮮出爐的弩兵們這幾天只要一停歇,就會受到趙無恤的親自訓練,這簡單的操作,早已嫻熟無比。
“餘統領第一列,伍井統領第二列,蘇壽餘統領第三列。隨後我將親自校射,吾箭不出,所有弩手皆不得發箭。發箭時和平日訓練一樣,三列橫隊,依次上弦,陸續射擊,不得有誤,違令者,戮於廟!”
“唯!”眾人凜然應諾,蘇壽餘本來就是卒長,而伍井也熟悉了分給他管轄的溫卒,他們都不折不扣地執行著趙無恤的命令。
隨著鼓點變得密集,已經前進了四百步外的三十輛駟馬戎車開始加速,“人”字形佇列的頂端先靠近,左右翼在兩面展開。
趙無恤舉起了木弩:“第一列,平舉弩,瞄準頭車,次列隨時準備上前!”
戰場之上,三百步外,已經列開陣勢的範氏車陣開始衝鋒了!雖然只有三十輛戎車,但是在戰場上疾速跑起來,還是有著雷霆萬鈞的氣勢,雖未接觸,卻已經給了溫卒們不小的壓力。
但,前排的樂氏甲士不動如山,後面的成鄉悍卒死死盯著他們的後背,若敢轉身,就是一個死字,所以溫卒們只是嚥了咽口水,動了動足尖,卻不敢造次。
趙無恤則看著對面車兵揚起的漫漫煙塵,還有高舉著戈矛,踏步前行的數百徒卒,心裡暗暗祈求這幾天訓練的“三段射”能夠奏效。
春秋的弩和早期火繩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射程不夠遠,發射間隙長,在瞬息萬變的野外戰場上,往往淪為一次性武器。
所以,趙無恤便靈機一動。和後世歐陸火繩槍、燧發槍時代的“三段擊”戰法一樣。他將弩兵先分三排,第一排射擊完後第二排射擊,第二排射擊時則第一排和第三排交換位置,到後方重新上弦。這樣迴圈往復。保證射出的箭矢不間斷,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威懾和殺傷。
經過從州縣到這裡,一路上斷斷續續的訓練,溫卒們已經基本掌握了這種戰法,如今。只能祈求在實戰裡不要出錯。
要不是覺得溫卒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可靠,趙無恤又哪需要站到前排來?論指揮,交給穩重的伍井來也行,但趙無恤的存在,卻相當於給眾人刷了一個加持士氣的buff,只希望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們還能撐得住。
……
作為雁行車陣“鍥子”的,是六輛車組成的前銳,一輛跟著一輛,相隔十步左右。範氏旅帥的戎車位於末尾。他迎著呼嘯的風,眯著眼觀察對面的情形。
在發起衝鋒後,他便料定,對方的指揮者在他們開始衝擊後,會忙不迭地用右翼的十輛戎車前來阻攔。
而旅帥打算用自己左翼的十二輛纏住敵人,前銳的六乘則依次衝擊敵方薄弱的中軍,右翼十二輛從右方合圍衝擊,徹底將其陣列攪亂,而五百徒卒們則在後跟上收割敵方性命。
他已經察覺到了對方的變陣,但卻報以輕蔑的一笑:“就算在前面又放了一列甲士。也毫無用處,陣列太薄了,只有四五層,怎麼經得住戰車衝擊。一旦吾等衝入,溫卒必然全線崩潰!”
雖然對面的兩百人似乎是弓手,但以戎車的速度,他們至多射上兩輪,且多數箭矢會被披掛著皮革和甲盾的第一輛守車承受,不會對後面五輛造成多大傷害。
然而。當旅帥的戎車行進到百步以內時,他卻赫然發現
《春秋我為王結局如何》 第13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