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3章 駐足於此 (第1/2頁)

羊羊羊羊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山的雄獅終不能長久地駐足於武府之畔,守護這片寧靜。四海鏢局的羽翼已展,其規模之巨,人力之需,皆前所未見。此番梁山精英北上,助武大剷除七星盟之患,縱未能力挽狂瀾,其情可佩,其義已顯。

武大心細如髮,悄然間引領四海鏢局走向了另一番天地,猶如後世之“快遞業”,卻不僅限於物之傳送,人之護航亦在其列。鏢局之源,史籍未詳,或始於明朝正德年間之“打行”,歷經風雨,至清而盛。而武大以超越時代之智,使鏢局穿越時空,於大宋盛世中綻放光彩。

四海鏢局,解商人之憂,借武大之名望、梁山之威、盧俊義之河北基業及摩尼教方臘之力,業已遍佈宋土,聲名遠播,信譽卓著。武大,作為其奠基人及大股東,誓要在商界掀起新波瀾。

朝堂之路遙且阻,武大意在江湖,欲以現代智慧,在商海翻雲覆雨,圖謀富可敵國。待握金融命脈,宋徽宗亦不敢妄動干戈。世間諺語云:低調為人,高調謀財。於是乎,武大飛鴿傳書,西門慶、梁山首領晁蓋與宋江、河北盧俊義,乃至摩尼教方臘,皆收其函:

“自即日起,四海鏢局將設錢莊矣!”

二十一世紀,儲錢借貸何所向?非銀行莫屬。錢莊,銀行之先祖也。然開設錢莊,非財不足以語此,武大豈乏資財?

答曰:不然,財非所慮,獨力難為也。

是以,武大邀童家共舞此局,童貫之名,將軍之威,足以震懾宵小,背依如此,錢莊根基初定。初始之資,則賴梁山、摩尼教及盧俊義諸英傑襄助,梁山財力雄厚,作坊先行,收益頗豐;陽穀武府,更是財冠群雄,四海鏢局之分紅,加之武府為各方鋪設工坊所得,流水銀兩,非比尋常。更勿論陽穀半城,武氏工坊林立,其中最利不在高價香氛,而在尋常百姓手中的香皂。微不足道之物,因量而顯其利,日積月累,財富累積驚人。

武大囑咐西門慶,籌措資金,輔以盧俊義,借四海鏢局威名,山東、河北、江南,乃至京城陳留,錢莊遍地開花。銀錢閒置者,存之有利;商賈週轉不濟,物抵之,息低不過分,絕無高利盤剝之惡。

自購陳留半城,財帛需自陽穀輸送,武大早有建錢莊之念。古來錢店、銀號,錢莊雛形,至明代始現,而今朝,武大意欲親自主持,李師師之事,使之心意已決,欲觀宋徽宗面對錢莊之銀,超出國庫數倍之時,容顏如何。

若王權強奪,武大坦然應之。錢莊銀兩,系萬民商賈之血汗,帝王若妄動,恐激起民憤,社稷不穩。

錢莊之興,非朝夕可成,武大靜候風雲變幻,以待時機。其一聲令下,大宋沸騰,皆議錢莊之事。未及開業,四海鏢局已散訊息,謂之造勢。無手機網路,唯憑人力,幸有四海鏢局,聲名漸起。

首當其衝,陽穀也。西門大官人一揮手,店鋪整飭,私塾學童精於算術者,為夥計,武氏錢莊,於此誕生。

武氏一族在陽穀擁有無人能撼之威望,錢莊開張的首日,縣城內外,無論尊卑老幼,皆攜帶著家中閒置金銀,不論多寡,紛紛匯聚於錢莊門前,排起長龍。

遠道而來陽穀謀生的異鄉客,目睹此景,只見當地百姓或抱或背,滿袋銅錢沉甸甸,無不瞠目結舌。他們萬沒料到,這些日常低調的尋常百姓,竟藏富如此!

更為震驚的是,那些攜帶錢財步入錢莊的鄉鄰,出門時兩手空空,引得眾人譁然,那銀錢怎的不見了?

幾位早至陽穀務工的外鄉人,自恃有些臉面,湊近剛從錢莊步出的“劉三叔”,低聲道:

“三叔,你的銀兩呢?”

劉三叔,陽穀出了名的和藹長者,總是笑容可掬,未曾給人顏色看過。他的運氣不俗,小兒子已成武府侍衛的候選人,再進一步,便是武府正式護院,堪稱魚躍龍門。

劉三叔笑眯眯地從懷中取出簽了字畫了押的憑據,一臉得意:“瞧瞧,不都這裡嘛!”

“啥?!那麼多錢就換這一張紙!?”

劉三叔稍愣,隨即道:“這不有契約嗎?”

“契約?何為契約?錢都沒了,契約有何用?三叔,你是被武家糊弄了!”

劉三叔愣愣片刻,眼神一轉,故意露出幾分苦澀,嘆道:“樹下乘涼,不得不低頭啊……哎!罷了,都是命中註定!”

於是,在外鄉人同情的目光中,劉三叔滿臉愁容歸家。

到家,大兒子亦問及此事:“爹,咱們的錢就換這一紙?是不是武家耍我們!?”

“啪!”

劉三叔抬手便賞了大

《風生水起桌面桌布》 第133章 駐足於此(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