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高考移民 (第1/3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這種事情你不能等,必須考期緊迫,得提前做準備。
高文想了想,決定下月中旬就向衙門請個假過去同石廩生匯合。
最後,石廩生又嚴厲地喝道:“你這小子好色貪杯,整日只知道玩樂,渾身都是衙門中的汙濁氣息。別以為你有讀書寫文章的天分,就放浪形骸。老夫走之後,你需靜下心來琢磨八股制藝。多讀書,讀正經書。你那邊什麼《西遊記》也別寫了,耽誤工夫。”
“是是是,老先生你放心好了。”高文不以為然。心道:我全副身家都給了你,現在窮得底兒掉,若不抓緊寫點稿子賣錢。且不說俞興言先得撕了我,家中老孃、石幼儀還有云摩勒吃什麼、用什麼?
特別是雲摩勒那高個長腿的丫頭,太能吃了,抵得上一個壯漢。
還有,下個月如果一切辦妥,也就是參加一場縣試罷了,也沒甚打緊,就算五月的府試也不難。倒是院試要留心,但那已經是六月底七月初的事兒,時間還長。
心中雖然這麼想,下來之後,高文還是跑琳琅書閣去買了一大堆八股時文集子回去。又問俞興言能不能找到平涼府去年院試的考題和中式秀才的範文。
俞興言大覺奇怪,說你一個典史又不能參加科舉,讀這種書做什麼?說著,他又怒道:爾止,你作得一手錦繡文章,以你之才,只怕連進士也能中了。偏偏因為身份緣故,不能仕進。這大明朝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毛病,體制問題,一定是體制問題。
野有遺才而不能用,我大明這是要完!
高文心中好笑,自不會同他說自己要去改回良籍,回莊浪老家參加當地的科舉。此事關係實在太大,少一人知道自己就多一分安全。就道:“俞老先生,我最近也不知道是怎麼的,突然對八股制藝有了興趣,想琢磨琢磨。反正我成天呆在衙門裡也沒什麼事,有個愛好也是好的。總比跟人吃酒耍前好吧?有人愛酒,有人喜歡畫畫,有人愛種花種草,有人喜歡釣魚,我喜歡八股文又有什麼好奇怪的。”
“也對,人生苦悶,有個愛好那是極好的。”俞興言點點頭,又發洩了半通,才不屑地說:“你要平涼府的考卷做甚,那地方能有什麼不得了的人物,他們的集子能看嗎?這作文制藝就好象下棋,你得尋高手過招手談。如此,才能增進技藝,若是成天和一群只知道看死活、連棋譜都看不懂的庸人手談,哪怕你是國手,只需一年下來就泯然眾人也!”
高文心中奇怪:“還請教。”文人相輕,自古有之。俞老先生早年屢試不第,性情難免偏激,看士林中人相必分外地不順眼。
俞興言冷笑:“平涼府那地方根本就沒幾個讀書人,科舉時連名都報不滿,只要你去考,就能中。老夫也看過那邊的院試卷子,和那地計程車子們作過幾場文會。一個個都是狗屁不通之輩,望之就心中生厭。他們的文章,不堪入目。”
高文一呆:“連名都報不滿?”
俞興言:“對,在平涼府,你若是個讀書人,念得幾年書,會寫字。縣試、府試兩關,只要你進了考場,只要時文格式對了,那是肯定會中的。院試,院試也是要中的。至於後面參加鄉試,呵呵,那就得憑正本事了。且不說平涼府,咱們陝西啊,如平涼府、臨兆府這種地方出來的秀才,那就是一場笑話,真真是士林之恥。”
“原來這樣啊!”高文突然想起一點,禁不住笑起來,笑得很開心。
俞老先生這番話涉及到明朝的科舉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草莽出身,開國之初,草創制度,也無舊朝成例可循,一切都從頭來過。因此,國家的制度有很多不完善之處,特別是科舉。
科舉制度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規矩可言,反正就是考《四書》《五經》聖人經義。只要你讀過書,能夠作文,無論年紀、身份還是什麼地方的人,都可以參加。
問題是,讀書這種事情在古代非常耗費錢財。供養一個讀書人可不是小門小戶的老百姓可以承受的,通常是需要舉全族之力。如此一來,經濟繁榮地區的讀書人多如過江之鯽,而邊遠地區則連個識字的人也找不到。反應到科舉考場上,舉目望去,全是江南人氏。滿朝文武,操得盡是吳俁軟語。漸漸地,朱元璋就感覺到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有一年,國家照例舉行科考。最後的結果一出,舉世大譁。這一年的會試,考中進士的讀書人竟然全部來自江蘇、浙江和江西。而北方各省,竟無人中式。
其實,有這麼個結果也可以理解。北方在以前就是征戰之地,經過多年的戰爭,老百姓窮苦到了極點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78章 高考移民(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