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1/2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說起這樁被黃威栽贓到自己頭上的所謂的劫案,高文並不太擔心,這案的漏洞不小。畢竟,那些劫匪都是來自梅良的馬場,真若打起官司,一查不就水落石出了。

而且,黃威和梅良相互勾結,貪汙朝廷撥下來的馬政補貼。又派人劫殺民壯,一但查實,那就是抄家殺頭的重罪。

但怕就怕黃威不會給他高文上堂受審的機會。一旦高文落到官府手中,這廝定然會買通衙役,悄悄把他害死在監獄裡滅口。

高文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叫別人不敢對自己下黑手。

可現在的他不過是一個身份地位卑賤的衙役胥吏,一旦被捉住,卻沒人會對他客氣。

那麼,如今最要緊的是脫籍。可就算改了籍,也不過是一個平民。恩,現在最要緊的時候參加科舉,考取功名。只要有了功名,那就算是獲得了政治上的特權。可免除一切徭役賦稅、可見官不跪。

就算將來那樁劫案鬧將起來,自己被捕,下面的人也不敢對自己無禮。

按照明朝的制度,有功名的讀書人一旦犯罪,不得收監羈押,只能居住看管。上了公堂之後,不跪,不能用刑。而且,在審案的時候,當地學政官還得到堂聽審、監督審案官員,以免官府對讀書人無禮,失了名教中人的體統。

這政治待遇,簡直就是上等人。

後世有種說法,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嘿嘿,在咱們大明朝,一等天子二等官,三等書生,四等民,五等商賈,六等……哎,又冷又累又餓,腦子不夠用了!

到時候,只要我高文有了功名,那就是三等民了。天下讀書人都是一家,上了公堂,同樣是讀書人出身的審案官員情感上只怕更多地偏向我高文,而不是黃威這個什麼都不是的小吏。

到時候,看誰死?

是的,要想在這個世界上混,沒有身份不行。

科舉,科舉,唯有科舉才是破此困局的惟一生路。

去莊浪,找到石老頭,得快!

而且,到莊浪就有厚衣裳,熱水、熱飯、熱背窩……

一想到這些,高文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力氣,走得越發地快起來。

也是他的運氣,半路上竟然碰到一個趕車的老頭正拉著一車木炭去莊浪城關。高文是個天生的自來熟,追上去一邊走一邊和老頭聊。高文兩世為人,情商了得,又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將他哄得哈哈大笑。

老頭一開心,就讓高文坐上車去。又遞過去一快綠綠黃黃也不知道什麼成分的餅子。

一口咬下去,嘴中沙沙著響,還卡得嗓子眼隱隱做痛。不過,這是高文穿越到明朝之後所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

靠著這好心的老頭,高文終於在天黑關城門之前進了莊浪縣城。

一進縣城,高文禁不住叫了一聲:這什麼鳥不拉屎的地方,小成這鬼樣子!

原來,此地已是六盤山區。眼前都是平緩的山丘,黃忽忽一片,盡是梯田。縣城就在一片大山坡下的谷底平壩,因為地勢限制,非常小,就一橫一縱兩條街。城中盡是低矮的土坯房,黃色乃是這裡唯一的顏色。

不過,天空卻藍得彷彿透明。當真是“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仔細一想,這裡是古代,確實不能要求太多。而且,此地方風景不錯,古色古香,甩後世所謂的古鎮八條街。

當初石廩生來莊浪之前也沒有該高文留下聯絡地點,進城之前高文還有點擔心找不著人。此刻一看到這地方小成這樣,知道自己多慮了。就這麼兩條街,估計城中也沒幾家客棧,一尋不就尋著了。

實在不行,站在街上吼一聲,估計整個縣城的人都能聽到。

回憶了一下自己以前在衙門裡當差所得到的資料,平涼是陝西布政使司治下最窮的一個州府,而莊浪、隆德又是平涼府最窮的兩個縣份。

莊浪共有人口一萬一千戶,總人口五萬出頭,只相當於韓城縣城的人口。城關,有戶六百,三千來人。

所管轄的人口,連後世一個鄉都比不上,在這麼當縣官還真是夠倒黴的。

不過,轉念一想,高文禁不住笑了:卻是我先入為主了。

原來,像到莊浪縣這種窮鄉僻壤做縣令這種差事,卻是吏部的香餑餑,人人眼紅,那可是要打破頭的。相反,如蘇州吳江縣這種繁華之地卻無人問津,甚至避之惟恐不及。

這涉及到明朝官場的一個潛規則,一個官員一旦入了吏部的眼,多半會下放到邊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93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