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神捕上門 (第1/2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這個世界上,讀書人都是有師門的。明朝不以言罪人,讀書人議論朝政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一聽說徐珵要做平涼府院試的主考官,考生們就將徐大人前三代後五代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兒都查了出來,甚至連當年參加會試時的考卷都抄了一份,細心揣摩他的口味。
不管怎麼看,這個徐珵的政治生涯已經完蛋了。就算得了聖旨招還回京,估計也會被打發到一個清水衙門做個閒官。運氣好,會被外派去南京當個養老尚書。
明朝實行的是兩京制,也就是在北京之外,另設南京為陪讀。
南京那邊依舊有一整套中央機關,只不過,這套班子不管事,通常做為安置即將退休的官員之用。比如某某大人年事已高,氣血已衰,按理該回鄉休息了。可人家威望高,就這麼把他給打發了,情理上說不過去。於是,就升上半級,派去南京。比如你以前是北京戶部侍郎,那麼就當南京去做戶部尚書,算是朝廷對老臣的體恤。
當然,那種難纏的人見人怕之人,或者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也會被弄到江寧去休息,算是體面下臺。比如嘉靖年間的大清官海瑞,性格剛直。中央覺得這樣的人在官場上實在難以對付,就叫他去南京做右都御史,最後老死任上。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王大人的政治生涯大概也會是這個路數,做他的門生,確實是一件叫人無語的事情,將來就算做了官也別指望師門能給予你任何幫助。
一時間,眾童生都是唉聲嘆氣。
高文聽得心頭好笑,暗道:你們現在就開始嘆息是不是早了點,首先你得過了院試這一關,做成秀才才好。
沒錯,平涼府因為經濟欠發達,讀書人少,縣試、府試難度小,只要你進考場,多半是會中的。只不過,到院試這一關,競爭一下子就激烈起來。
據高文所知道,本屆平涼府院試朝廷給的生員指標是五十個,而報名參考試的童生有已達驚人的八百。但從比例上來看,不過是十五比一,低於江南地區的二十一比。在江南一帶,每場院試考生基本都超過千人,而錄取名額也不過比西北多二十人,也就是七十名左右。
可這次院試的考生基數大,難度卻是不小。若是掉以輕心,說不好就捲鋪蓋等明年再來了。
對於高文來說,自己的座師是誰都不重要,反正他只想要個功名防身。只要能中,哪怕座師是一條哈士奇也不打緊。
至於中了秀才,將來的路子該怎麼走,他也沒想太多。反正是先想辦法脫了身上的罪名,至於那件案子該如何著手,現在不是考慮的時候。思慮太多,反影響了自己在考場上的發揮。上次府試,就給了他一個血的教訓。
高文也附和著眾生長吁短嘆了半天,接下來,按照士林的規矩,自然是詩酒風流,暴飲暴食。對於文人們的吟風弄月,老實說他並不擅長,到現在甚至連行酒令的規矩也是半通不通。弄巧不如藏拙,遇到會的題目就續上一句,不會的則大大方方端起碗盞自罰一杯。
如此也算快活,正吃得酣暢,就聽到一陣樓板響。高文抬頭看去,卻見一行大約六人走上樓來。
高文他們這群書生人多,雅間擠不下去。又貪大廳堂敞亮透氣涼爽,且有街景兒看。所有,兩張大圓桌就擺在二樓闌干處。
這六人都做衙役打扮,為首是一老一少。老的那人也看不出年紀,估計五十出頭,眼角帶著魚尾紋,一臉的滄桑。古人生活質量不高,老得快。這人的真實年紀說不定還有年輕些。年紀輕的那個衙役大約十九二十,看起來很精神。
這二人都是身材高大健壯,上樓之後,下意識地將目光朝四周一掃,雖然只是一撇,可高文卻有種異樣的感覺,這兩個差役已經將整層樓的所有人都端詳得清楚了。再看他們走路,輕捷柔和,彷彿不肯浪費一絲力氣。顯然這二人是有武藝在身的,還很強。
至於他們身後四人應該是這一老一少的手下,腰上都掛著一口小木牌。
高文眼尖,看得明白,上面霍然刻著“陝西提刑按察使司”八個小字,在小字旁邊,則是他們的姓名和身份。
原來是提刑司的捕快,看到這裡,高文禁不住心中一跳。要知道,地方上但凡有案,當地的官府自己就可以處置。只有實在辦不下來,又或者出了大案要案,需要緝拿兇徒悍匪時,他們才會出動。
這平涼城中到處都是兵,治安非常好,最近又沒聽說出過什麼案子,這六人來這裡做什麼,難不成是來尋我高文?
高文心中有鬼,就將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115章 神捕上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