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落筆如有神 (第1/3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人已經徹底瘋了,高文看得心中不忍。
是啊,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人人都見中式士子為人上人時的風光,又有誰知道一個上榜書生腳下踩著多少落第落魄的讀書人?
縣試和府試且不說了,在西北苦寒之地,只要你讀過幾年書,懂得八股文的格式,甚至僅僅知道如何破題,就能過關。但等到院試這一關,競爭就開始殘酷和激烈起來。院試是十一十二,甚至十五取一。接下來的鄉試是二十中一,會試二十取一。同這樣的高淘汰率比起來,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又算了什麼呢?
如此一關接一關刷下去,上千個讀書人中能夠出一個進士就算是不錯的了。絕大多數人到最後,只能成為最底下的基石。
我高文若不是在穿越前背了一肚子的狀元八股範文,只怕也是同樣的命運。
……
坐了半天,感慨良久,高文抖擻起精神,飛快地磨起墨來,準備連夜將卷子答完。
一日一夜水米未進,他已經有低血糖的跡象,一身軟得厲害,心中也陣陣發慌。接下來還有一整天時間,如果在耽擱,自己只怕挺不下去。還不如趁現在有點力氣,儘快將事情搞定。
磨完墨汁,也懶得打草稿,竭力穩定心神,一筆一字開始謄錄。
第一題《至誠之道》是這三道題目中最難的,一般人若是學藝不精,拿到手之後,估計要想半天才能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沒錯,這是上截塔題,取的是《中庸》中“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開頭四字。這一句在書中也不起眼,可接下來一句卻非常有名,“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大概意思是,在春秋以前,以蓍龜和預測事物的兇吉,這是為什麼呢?就是至誠,人如果能達到至誠的境界,就可以前知,所謂前知,事實上就是可以預知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國家將要興盛,就一定會有吉祥的徵兆出現;國家將要滅亡,就一定會有妖孽出現。國家如此,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如此。
這句話如果要延伸開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考生寫文章,寫著寫著就容易偏題。而且,這個題目有點大,用一句話來破題卻是甚難。
好在有範文在,高文也用不著費那個腦筋,徑直在卷子上寫到“誠之明也,以其道決之而已。”這是破題。
接下來就是承題,承題按照八股文的格式,當以“夫”開始:“夫至誠非有意為知,而道固可以前知也,所謂誠則明著也。”這一句原作者說得好,不得不說,馬世奇是個有學問,且有大智慧的人。這句話是說,至誠不能有意為之,就好象佛家所說,那就是著了相。人只有在學習和感悟,明白何為天地之大道之後,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如何預測。而如何提高個人修養和境界,關鍵在一個“誠”字。
寫完承題,就是起將,按照規定格式,應以一個“且”字開頭。
“且天下開物成務之故,皆視所知以起。”
……
書讀百遍,其他義自現。
在以前,高文也是囫圇吞棗地記得這篇範文,這次抄上卷子,本以為是一件枯燥之事。不想抄著抄著,他逐漸起沉浸在文章的意味之中。越抄,心中對這個馬世奇越是佩服,甚至還將以前讀書時半通不通的地方弄明白了。此人對於儒家經義的掌握程度當真了得,且語言流暢簡樸,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筆墨趣味。如果放在後世,至少是個國學大師。如果再能說會道,上百家講壇,出上幾本書,絕對賣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等到將束股那句“道之可前知者大有為也,此所謂道也。”寫完。“劈啪”一聲,油燈跳出一點火星,暗淡下去,卻是燈心已經燃盡。
高文此刻正處於亢奮狀態,手心、頂門心、腳心、背心發熱,有種說不出的愉悅。作為昏暗的光影裡,看著滿紙淋漓的墨汁,心中這才吃驚:這篇文章有五百來字,怎麼也得抄上一個多小時,我怎麼感覺不過是一瞬?
這馬世奇的文章,寫得真好看啊!
……
這一寫,高文再停不下來,顧不得燙手,伸出兩根手指將燈心扯出來。
接著明亮的燈光,接著抄第二題《大國地方百里》。
大國地方百里出自《孟子》原文是“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說的是當時的各國諸侯,公侯伯男子的應該管轄多大的土地,又應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129章 落筆如有神(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