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4章 穿越者的優勢 (第1/2頁)

衣山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是的,此案對於高文來說可謂是生死攸關。可在徐珵眼中,不過是芥子大的事兒。幫也是人情,不幫是道理。

人情,高文雖然被徐大人點為院試案首,兩人有了師生關係。但那日在酒樓上,自己已經將他得罪到家。到現在,徐珵看高文依舊不順眼,自然沒有興趣幫忙。

至於道理,也簡單。徐珵是被朝中大姥們趕出京城,來陝西招募兵的。他老人到現在才招募了一百來人,差事幹砸了,回京之後也不知道要被別人怎麼彈劾。正頭疼不已,自然不肯在生事。如果貿然插手地方事務,說不好要得罪什麼人,惹出麻煩。此時對他來說,對一事不如少一事。

前世高文只是不小白領,可身為富二代,小時候隨父母也和地方上的上層人士接觸過,對於官場規則也有一定認識。對於官場上的人來說,做多錯多。如果沒有實在的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是的,實在的利益。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代社會如此,古代也是如此。

要想讓徐珵幫我高文,就得有切實的能夠打動他的利益。

那麼,這個徐大人想要什麼呢?

答案呼之欲出——權力。

是的。

在知道徐珵後來改名為徐有貞之後,高文已經瞬間把他在史書上的記載在腦子裡過了一遍。

此人是蘇州人,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不過,他的外孫卻是個文化名人,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祝允明祝枝山,話本小說《三笑》中唐伯虎的超級損友。

徐珵讀書了得,乃是蘇州有名的大才子。宣德八年登進士第,選庶吉士,授編修。這是什麼概念,明朝有非進士不得為官,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說法。

他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做了皇帝貼身秘書翰林編修,可以說一入官場就是奔著進內閣做宰相而去的。只可惜,後來英宗皇帝在土木堡之戰被瓦剌人俘虜,紫禁城中換了天子。他這個太上皇的秘書自然失了勢,再加上遷都之言一出,名聲大壞,淪為世人口中笑柄,又被打發到陝西來募兵,可說是前途一片黯淡。

這種事落到任何一個人的頭上,只怕都會心情抑鬱,更別說徐大人是個熱中功名,喜歡權勢之人。史上是對他是怎麼評論的:多智數,喜功名。

徐珵這人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陰陽、方術之書,無不研究,是個難得的人才。只可惜太想做官弄權了,在景泰朝一直鬱郁不得志,心中難免不敢。也因為這樣,在景泰藍帝病危將軍石亨和張軏密謀迎英宗復辟時,老徐緊趕慢趕湊上去,參與奪門之變,成為英宗重登皇位的功臣,入閣做了大明朝的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是得意。

喜歡弄權可以說是徐大人身上最大的弱點,倒可以從這一點著手。

對了,方才聽徐珵同刁化龍說他很有可能要被京城同僚排擠到地方上去。自古以來,京官和地方官的區別都非常大,雖然說地方官主政一方,威風八面。可遠離京城政治中心,在外任職幾年,宦海沉浮,再談不上什麼前程了。京官雖然沒多少實際利益,但上升通道順暢,機會大把。常常有老官僚熬資歷熬到頭髮花白,機會一到,擠進核心決策層的例子。

徐珵現在最關心的只怕是如何回京吧?

如此,卻是好辦了。

高文立即有了個主意,道:“恩師,先前學生來你這裡是,恰好聽到老師正是讀《中庸》。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君子的舉止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先導,行為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法度,語言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的準則。遠離了會萌生仰望,接近了也不使人厭惡。此事並非只關係到高文一人的生死榮辱,實在是關係到陝西馬政,關係到我大明朝的軍備。”

“如今,我朝邊防吃緊。軍馬者,國之重器。若是馬政廢弛,日後國家若是要對瓦剌用兵,一旦要用馬,又該如何?”

“表面上看起來,或許這不過是一件劫車案,其實卻涉及到陝西馬政和相干地方官。學生懷疑朝廷面前撥到陝西的馬政補貼銀子都被一干官員貪墨了。”高文一作揖到地:“學生要在這狀紙上再添上一筆,狀告太僕寺、陝西布政使司衙門。”

“啊!”裡面,刁化龍驚呼一聲:“高文,你胡說什麼?”

高文繼續亢聲道:“恩師,此事關係

《相爺要刷存在感》 第144章 穿越者的優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