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1/1頁)
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天下午,在暖洋洋的太陽下,劉燦跟杜小偉相對而坐。桌子上擺著幾個下酒的小菜,還有一罈剛剛開封的葡萄酒。這葡萄酒是杜小偉沒事釀著玩的,因為沒有經驗,不是太好喝,有點澀。&ldo;你家裡做生意的麼?&rdo;酒過三巡,杜小偉這麼問。&ldo;是啊,也有做點生意。&rdo;這麼說,因為經商只是他們家副業。&ldo;作坊,你家有興趣弄麼?&rdo;&ldo;做什麼的?&rdo;&ldo;我家鄉,有一些比較有特別的加工作坊,我懂一些做吃食的。&rdo;&ldo;你家到底在哪?&rdo;&ldo;很遠吶……&rdo;杜小偉感嘆。&ldo;遠到除了我還沒有發現其他人來這裡。&rdo;他們又討論了一下,杜小偉先推薦了年糕。主要是這裡的人也吃年糕的,但是因為一些操作手法的問題,制年糕十分費勁,而且粘牙沒有嚼勁。最主要是不能儲存,泡水久了就糊掉了。杜小偉拿著削得尖尖的炭條,在紙上大概畫了年糕機的結構,其實跟絞肉機有些相像。裡面是像削好的菠蘿一樣螺旋形帶凹槽,外面用金屬製成圓筒,為了操作方便,材料要從上方塞進去,所以還要做一個九十度的角度。這個時代沒有電,就算有電杜小偉也做不出發動機。外面帶一個長長的鐵軸,以他看到過的人力水車的原理。畫了一個大型圓筒,上面四周大概一步距離一根木棍。年糕出來的時候,外面必須有一個模具控制它的粗細,這個不難。劉燦也聰明,杜小偉畫了一個草圖,又跟他說了大概的樣子,就明白其中的原理了。杜小偉接著又畫了幾個蒸筒,寫上尺寸。還有一些紗布、籮筐、竹排之類的工具。又拿了一張白紙仔細的寫上製作步驟,米要泡多久,粉要磨多細,磨完的粉不能直接上蒸筒,還要加水抄一遍,多少米加多少水等等。怎麼判斷是不是完全蒸熟了,年糕出來要用菜刀剁多長,手因為容易燙傷,要戴什麼樣的手套等等等等。事無鉅細,通通一次寫個清楚。&ldo;你想要什麼?&rdo;劉燦在這裡住了這麼久,他多少也有點了解杜小偉這個人,這人雖然不錯,其實在骨子裡透著淡漠。&ldo;我要五分利,從你開始經營,一直拿二十年。&rdo;&ldo;不多。&rdo;&ldo;這只是開始,以後你如果有興趣,我還可以跟你說一些其他的東西。&rdo;&ldo;只要確實是好東西,紅利可以商量。&rdo;劉燦畢竟是商人。&ldo;這些錢不用拿給我,直接給宋平就好。&rdo;&ldo;……&rdo;劉燦沒有接話,他不知道杜小偉是怎麼想的,就目前來說,這個錢拿給誰其實都是一個樣,但是五年十年以後誰又知道呢嗎,何況是二十年。&ldo;對於以後我沒有什麼打算,只是希望這孩子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即使時運不佳的時候,也不用為錢煩惱。&rdo;&ldo;你倒把他當親兒子呢。&rdo;劉燦不以為然,他在這裡住這麼久,很多事情也知道得七七八八,他雖然重信,也是極重利的。錢捏在自己手裡跟捏在別人手裡那完全不一樣。杜小偉不語。說到底,他心裡還是抱了希望的,或許有一天,自己還是會回去。只是這些要怎麼跟別人說,他只好沉默。就算一直回不去,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他跟宋平之間的聯絡其實很單薄,再過幾年,誰又知道是怎麼個情況。只是無論如何,此時此刻,他打心底裡真正疼惜那個孩子。這就足夠了。劉燦走了,所以今年依舊是兩個人過年。宋平難得的可以休息半個月,這段時間裡,總是跟前跟後的粘著杜小偉。大年夜那晚,他們吃了大餐,拿著幾個小點心,在屋子裡玩五子棋。昏暗的燈光襯得杜小偉的五官十分柔和,嘴角不自覺的微微翹起。宋平偶爾抓一塊點心塞到嘴裡,目光卻沒有離開過對面的人。他現在正在長身體,豆芽似的,噌噌往上抽,眼看就要跟杜小偉差不多高了,只是身板還很細,風一吹就要倒似的,五官也慢慢的越長越英挺了。某一個抬頭的瞬間,杜小偉覺得他們家小孩長得真是不錯。宋平不喜歡熱鬧,杜小偉也不喜歡,所以他們家不放鞭炮。只是在屋裡靜靜的守歲。年初的時候收到劉燦託人帶過來的口訊,說是年糕作坊經營得很好。這廝動作可真夠快的,既然趕在年前狠狠的賺了一筆。杜小偉也是後來才知道,劉燦家在國都雙月城,而且還是個大家族。那段時間他在落風城,他也是一邊度假一邊管理他家在這邊的產業。
《杜小偉影片》 第17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