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翁弘濟當夜就將這事寫成書啟,著人送回了蘇州。然後他又繼續摸索,找到了夏圩的新園。為此還特意買了張足以讓他肉痛的票子,去參加了一次“雅集”。當時他看著一群人坐在椅子上,聽著臺上一個半老徐娘彈琵琶,各個露出熏熏然之色。心裡著實癢癢了一晚上。
——徐元佐弄這個園子,無非是為了斂財和勾結當地士紳。這是因為他根底不足的緣故,我們翁氏倒不用學他。
翁弘濟也將這事細細寫下,命人送回了蘇州。
再接下來的事就有些混亂了。這個園子讓徐元佐一舉成為了徐�У暮烊耍��駝弧�焓樵骸⒕柰戀亍⒘⑸鋪謾�旖ㄖ�紜⒒�黨А��蛑比萌搜芻ㄧ月遙��渲姓嬲���牟�翟諛睦錟兀啃磯嗷故強髑�難劍�
翁弘濟徹底迷失了。坐在唐行鎮上最大客棧——有家客棧的商務區裡,雙眼空洞。
客棧的掌櫃也是個少年,自來熟地湊了過去:“客官,您可是有什麼事?我家在此開店,倒是也有些見識,何不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翁弘濟徹底忍不住一拳打過去:老子能有什麼事!不就是你家那個該遭瘟的佐哥兒麼!
他好不容易按捺住心中邪火,道:“聽口音,掌櫃的是朱里人?”這口音他聽了好多天,聽得都要吐了!
“正是正是。”掌櫃的笑道:“客官去過朱裡?”
“剛去過。”翁弘濟面無表情道:“我便是被個朱裡的奸商坑了。如今有家不能回,要找他卻又無從下手。”
“客官沒報官麼?”掌櫃的倒是不偏心鄉里,道:“我朱里民風淳樸,這奸商興許也是冒充了朱里人。”
“手頭沒有留下證據,如何報官?”翁弘濟咬牙切齒道:“人卻定是朱裡生的,我去問了左鄰右舍,也都知道他。”
掌櫃的招呼夥計送了一杯茶來:“客官切莫著急,先喝杯茶潤潤喉。”
“謝了。”翁弘濟卻不伸手去拿。
掌櫃的又道:“我家東主也是朱裡出身。最講究商業道德,最恨那些亂行亂做的。客官何不將事由原委說來聽聽。咱們也尋個公論。”
翁弘濟心中暗道:公論?這世道哪裡來的公論!他徐元佐都成聖人了,這還有王法麼!還有公論麼!
掌櫃的見他面上陰晴變幻,心中暗道:看來此人真是有些故事。
翁弘濟吐了口氣,搖頭道:“可惜此賊勢大,沒用的。”
掌櫃的道:“天下還是大明的天下,王法總是在的。那人若是做生意的。客官又知道他的根底,大可去仲裁會告他。仲裁會若認定那人的確是坑蒙拐騙之輩,便會做出仲裁書,還您一個公道!”
翁弘濟一愣:“什麼仲裁會?”
掌櫃的笑道:“這是我們唐行特有的,說穿了就是三老公斷。不過裡中老人不通商事。所以我家佐哥兒牽頭,請了幾位年高有德的老商賈出面,若是誰家有商務糾紛,便從這幾位之中選出三人來,予以公斷。”
大明律禁止越級上告,必須從最底層的縣一級開始訴訟。然而按照大明司法慣例,直接上縣衙告狀也是不允許的,但凡有事首先得在鄉里請老人過來公斷。這個公斷同於調解,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司法實踐中很為當事人所看重。
因為有這種因襲了兩百年的司法傳統在,徐元佐根本沒有廢什麼口舌就推動了商事仲裁製度,成立了仲裁會,並且制定了仲裁規則。因為徐元佐的仲裁規則比較完善,看起來更加公正,所以很快就被商旅們所接受,大加讚賞。
翁弘濟還真的考慮了一下是否狀告徐元佐,終究還是理智地將這個念頭驅逐出去。
“既然是老人公斷,想來對勢家也沒什麼用處。”翁弘濟道。
別說老人公斷,就是知縣、知府,碰到大的勢家又能如何?
那少年掌櫃卻不以為然,道:“仲裁雖然不能強制執行,但是《曲苑雜譚》裡專門有一版,會將仲裁書公佈出來。若是真有人坑蒙拐騙,給我華亭商家抹了黑,便會被其他商家排擠出去。經商嘛,信義二字豈能輕忽?”
翁弘濟沒想到還有這手,微微點了點頭。大明地界上,無論做什麼買賣,名聲臭了自然就寸步難移。咦,《曲苑雜譚》……好耳熟的名字。
“那個《曲苑雜譚》不就是說些樂律之事的雜文小冊子麼……”翁弘濟想起來了,自己在夏圩徐園聽曲的時候,周圍人議論起來都要藉助這《曲苑雜譚》來壯聲勢。他也借來看了兩眼,除了幾個演義故事頗為有趣,其他乏善可陳。
《大明金融》 第17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