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論戰之地太室峰 (第1/2頁)
世仲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次道佛論戰與之前四次有顯然改變,之前韃子獨大,蒙元帝國有意打壓道門,前四次論道之地均在蒙元帝都大都舉行。 前三次佛門借地借天時、地利、人和,將道門打的一敗塗地,論道大戰道門連輸三次,忽必烈趁勢下旨取消道門傳教之權、改道觀於寺廟。 忽必烈出於平衡佛門考慮,未將所有道脈覆滅,保留龍虎、皂閣、白雲三脈。除此三脈道人,其餘道人皆不被蒙元認可,一經發現有三脈以外的人做道士打扮,皆被斥責為妖道,官府與佛門有緝捕打殺之權。 不少道門高道見此,紛紛道心崩潰自戕護道,一時間各道觀道人被還俗者不計其數,至此天下道脈十不存一。 自此蒙元與佛門聯手,將道門打壓的極其勢微。可佛門高層掌權者並未就此罷手,他們一直試圖徹底將道門覆滅,在五十年前他們終於得到當時蒙元皇帝支援,又一次發起了道佛論戰。 天道輪轉、否極泰來,此時道門出了位千年一遇的人傑——張三丰。 張三丰得全真教遺傳,學慣三教經典,於花甲之齡道學武功大成,他橫空出世在此次論道大會上口若懸河,將一眾精辯僧侶逐一辯倒。 整個佛門對他束手,最終引出佛門藏地精神領袖轉世活佛。雙方唇槍舌戰不分高下,動手比試護道之功,雙方大戰一場所的餘波,引得大都城內禁軍戒嚴全城,論道之地白雲觀在二人交手比鬥後,被雙方失控外洩的真元移為平地。 雙方大戰期間,白雲觀範圍各種異象頻出。時而金光大盛,時而劍影重重,時而梵音傳唱,時而電閃雷鳴。 雙方比鬥一刻鐘罷手,所有異象全都消散,張三丰朝活佛揖了記道禮,道: “大師,後會無期......” 說罷,張三丰就飄然而去。 張三丰不辭而別,在佛門高層眼中就是避戰而逃的表現,佛門當即對外宣稱:贏了第四次道佛論戰。 翌日,蒙元皇帝召見活佛,商議對道佛論戰失敗者的處置事宜。 皇帝傳詔良久,均不見活佛復旨,慎怒之。其後才得僧錄司回稟: 活佛已於一個時辰前往生極樂世界...... 活佛寂滅,為第四次論道劃了個句號。從此邋遢道人張三丰成為世人敬仰的‘張真人’。 佛門經此重大挫敗,讓蒙元高層心理起了微妙變化,論道大戰結果讓他們非常震驚。因忌憚張三丰的強橫武功,不得不解禁對道門打壓的政策。 分駐在大都的密教僧侶,遵活佛往生前遺命,全都返回藏地潛修,以圖他日捲土重來。 歷次道佛論戰,都包含家國種族存亡之爭,歷任少林派方丈將左右逢源的本領發揮到極致,讓人瞠目結舌。 少林派因同屬佛門宗派,前三次論道佛門勝出,少林派與密教暗通款曲為其先驅,引導密教打壓中原道門。 張三丰在未成道前,少林派對其瘋狂打壓便是最直接體現。 第四次論道大戰後,道門改變原有格局。時逢明教逐漸起勢,少林派聯合中原各派共抗明教,逐漸疏遠與密教的聯絡,迴歸漸有起色的中原武林。 ———— 此次藏地密教活佛率眾僧重履中原,在張三丰還在世時,再起道佛論戰。道門作為上次勝利者,將決定論道之地。 天下最大的四脈道門,武當派、天師道、皂閣山、白雲觀四脈掌脈於齊聚武當派。 陳禹做為全真教廣寧子道統繼承人,應邀參加道門大會。 武當山真武殿,五位掌脈匯聚一堂,其下各弟子於大殿外等候。 白雲觀觀主劉吉率先開口,道: “各位道友,貧道提議,不如回絕番僧的論道大戰。眼下蒙元敗局已定,待新朝立國,再掃除番僧不晚。” 陳禹聽完臉色微變,而其他三位掌脈對劉吉的提議均抱以微笑。 天師道天師張正常道: “劉道友,我等知你擔憂,白雲觀地處大都城內,道有擔心一旦事有諧,白雲觀將遭蒙元清算!” 皂閣山上清觀觀主葛震,道: “建立新朝者還不知是誰,若就此回絕番僧之議,恐各路諸侯有被番僧蠱惑之厄。番僧渡化人心的手斷防不勝防,到時若新朝之主被其渡化,我道門又將面臨至暗時刻。” 幾位掌脈聽到葛震所言,紛紛神色一怔。張三丰對劉吉道: “昔日長春真人曾得成吉恩汗冊封,成了蒙古國師,道門己在蒙古取得先發優勢。才經歷兩代人,至蒙哥、忽必烈二人,蒙古高層全都被番僧渡化。 不僅道門被其所棄,連他們自己原本的‘長生天’也被驅逐。此種渡化人心的手段,實非我道門所長。因此老道不贊成回絕之議,而要將密教再度趕回高原之地,以免重蹈覆轍。” 真武殿中五脈道脈,只有白雲觀所處地位於蒙元勢力核心區。對於論道大會劉吉有推諉拖延之意,眾人可理解,但對於番僧所提論道大會,其餘三派都是主動迎戰。白雲觀若想以後能長久傳承,就必須參加此次論道大會。 像完顏正元那所謂當代全真教掌教身份,根本就無任何道門認可,連參加論道大會的資格都
《諸天華山派掌門》 第41章 論戰之地太室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