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作品剛結束就寫完本感言,實在是於心不忍,這主要是基於感情在裡面糾結。
在這260天的創作過程中,幾乎每一天都是在情感激動的狀態下進行的。一下子完本了,有些突然。
這就好像一路高速行駛的列車,一下子剎住閘是不可能的,畢竟需要一個緩衝的時間。故而,作者在3月13日結束寫作之後,一直到了今天——3月21日,才下筆寫完本感言。
緩過神來的情況下,對於感言的思考是冷靜的,也是多方位的。這裡一一列舉。
第一,不忘初心,糾結的結局,仍然要寫出來。
這部接近100萬字的長篇小說,起初是衝著建國70週年和改革開放40週年的徵文活動而寫作的。因此,這裡的結局是不能違背這一初衷的。
按照現實,朱友康的命運裡,本該是走向一個悲劇的角色,這也就符合了《蓬州還魂》這一書名,然而,這樣的結局就違背了這次寫作的初衷。作者最後只好安排了一個不太扣題的喜劇角色。
第二,牢記使命,文藝是為廣大民眾服務的。
這次寫作不是第一次寫作,但是,確實在簽約狀態下的第一篇作品。為此,作者的使命不在於擁有多少讀者,而全部用心集中在如何體現現實主義作品的實質上——那就是為人們說喜聞樂見的現實生活的藝術反映上。而這些現實生活並不都是書友們所喜歡的。因此,初次的簽約作品粉絲不多,留言寥寥,討論就更談不上了,點選量也更加慘淡。
當然,這並不是說都是題材的問題,也不都是素材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創作水平和創作能力的問題。這次寫作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正是作者要努力改進的方向。
第三,持之以恆,為讀者及時閱讀提供保證。
從第一章下筆開始,就註定了這部作品的完本。作者堅持創作30萬字不放棄不動搖,直至簽約為止。
從第131章30萬字簽約開始,作者用堅定的決心和毅力,堅持為書友們服務。從第131章開始,每天早晚兩更,早起5:15,晚上8:15,直到97萬字,410章完本結束,天天準時準點,天天滿勤,堅持不請一天假,不停一個章節。力爭做到,時間服從質量,堅持不敷衍不注水。
不是自誇,作者認為,有這種毅力的寫作者,儘管不是絕無僅有,但是,一定不會位數太多!
第四,人設定位,從不敢敷衍塞責,模模糊糊。本書涉及到的人物接近200人,但是,對於每一個人物都是經過仔細揣摩的,因情而丟,因事而丟,因角色輕重而丟,沒有一個人是無故而丟的。
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主要人物和人物的主要方面。比如朱友康,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主角,自始至終都是圍繞著這位主角展開的。
何海雲從出場與朱友康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也就會伴隨著朱友康始終,她會因朱友康的笑而笑,因朱友康的哭而哭。
還有朱友康的愛人張美珠,她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型人物,然而,朱友康生活的諸多環境,迫使她不得不有所改變。假若朱友康的生活環境是另一個樣子,也許朱友康註定是幸福的,張美珠註定是更成功的。
然而,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有了這樣的現實生活素材,才有了這部作品,才有了作品裡的一個個不同角色。
江夢雲的出現,是由於朱友康胳膊脫臼,在尋找老中醫馮貴和時結識的,碰巧又在那裡遇上了同學對頭趙鐵柱,這故事就順理成章地展開了。
人設問題就是這樣的,如此等等。
第五,時代變遷,促使故事裡社會發展進步。
這裡特別是圍繞著徵文的主題書寫的。這才有新時代的日新月異,這才有新時代的蒸蒸日上,跨越發展。
這裡圍繞朱友康所代表的教育改革發展,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的:
首先是以梁鴻信為代表的帶領群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是農村幹部中最典型的先進人物代表,敬業、忠誠、清廉、幹事,創業勇當先鋒。
最終死在帶領群眾的創業路上,葬禮居然由縣領導來主持,足見他的成績與分量。是他從小給了朱友康的勇氣和力量。
其次是以何海云為代表的下海創業派人物,一直把旅遊影視康養事業做成了國家級景區。從她身上反映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她是千千萬萬個下海創業者之一,但是,她透過
《蓬州龍舟賽》 完本感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