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第1/2頁)
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煦原先抓的亂黨,幾個死了,幾個至今被關在大牢,惟獨小蓮僅以身免,這才闖出禍事,胤禛恨不得將牢裡的那幾個人凌遲至死,只是投鼠忌器,終究不敢妄動,只能寄望於派出去的人手,他自己也跟著一趟趟地往外跑,親自把守城門搜查。“萬歲爺,如今亂黨猖獗,唯恐殃及聖體,不若先行起駕回京?”曹寅暗歎了口氣,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周圍的人都不敢開口相勸,只得由他來開口。曹寅早年曾是康熙侍讀,兩人一起長大,又經歷了擒鰲拜,定三藩等事,可謂患難相知,自有一份情誼在。見曹寅開口,張廷玉等人也忙紛紛應是,李煦顫巍巍跪在地上,伏身泣道:“萬歲爺,奴才沒用,等八爺平安歸來,奴才定當以身謝罪!”在場幾人都是康熙近臣愛臣,他雖憂心兒子安危,也不至於到遷怒的地步。康熙嘆了口氣。“你們都跪安吧,朕要和老四說說話。”待眾人退近,他拍了拍榻旁位置,對著胤禛道:“過來這裡坐。”胤禛應了聲,走過來坐下,卻只沾了半邊,重心仍在腳上。他小心翼翼的態度被康熙看在眼裡,並沒有說什麼,只是突然提起另一個話題。“十三被圈的事情,你是不是恨朕?”胤禛一驚,沒料到他會突然如此問,忙起身欲跪,康熙把他按住。“兒臣萬死,絕不敢有此念,請皇阿瑪明鑑!”“朕老了,只想兒孫們孝順和睦,圍繞膝下,可惜往往事與願違!”興許是胤禩被擄一事觸動了康熙的心絃,連日來他的情緒並不高,眉眼之間也隱隱露了老態。胤禛不知道該怎麼回話,索性沉默下去。他小的時候,也曾對這位帝王兼父親抱著極深的孺慕之情,縱然他養在佟皇后名下,卻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能見到康熙,有一回他偷偷跑到養心殿附近,卻正好看到康熙蹲下身抱起太子,撫著他的頭開懷大笑,父子倆和樂融融的模樣讓他羨慕無比,以致於後來在上書房,他一直都拼命讀書,期望換來老爺子的一聲讚許。可惜那個時候,在帝王眼裡,除了太子,其餘的兒子,都只不過是陪襯而已。如此年復一年,期盼的心黯淡下去,康熙可以是最慈靄的父親,同樣也是最殘酷的帝王,當有人威脅到皇權時,就算最心愛的兒子,也可以毫不留情地捨棄。胤禛仍然記得當年大阿哥與太子是如何受寵愛,又是在後來如何被打壓下去,一個個變得庸碌祿蠹,關在只能看到方寸藍天的小院裡虛度年華。所有這一切,連同他自己的野心,都讓胤禛不得不對這位帝王抱著十二萬分的警惕,生怕一個不慎,就重蹈那些兄弟的覆轍,落得個萬劫不復。久而久之,父子之情,漸漸摻和了許多疑慮和戒備。所幸康熙也並沒有要他回答的意思,只慢慢道:“這些日子你跟在朕的身邊,都學到些什麼?”胤禛一怔,思忖片刻,斟酌著道:“皇阿瑪一言一行,堪為兒臣楷模,正如這次老八被挾持,兒臣失了方寸,這是大為不妥的,幸得皇阿瑪提點,方才醒悟過來。”康熙點點頭:“江南呢,你也看了不少,看出什麼問題來沒有?”“官官相護,官商勾結,欺上瞞下,儼然已成風氣;黃河水患,年年大修,年年仍有險情,疏浚洪澤湖一事只怕刻不容緩。”康熙開始先是不置可否,及至後來,方才輕輕頷首。“治河是百年大事,也是關乎民生的社稷根本,確實不容忽視,河道總督張鵬翮精於河事,為人清正,你可向他多請教一二。”胤禛口中應下,心裡卻有些怪罪老爺子不急於處理胤禩的事情,反而還有閒情與他說起治河。康熙看了他一眼,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便道:“你不徇私,性子剛硬,這很好,但過了則顯急躁,且水至清則無魚,做人做事,不要太刻薄寡恩了。”不待胤禛回話,他又道:“朕已派了人出去,估摸著這兩天也該有老八的下落了,對方身邊也有朝廷的人,他一時半會不會有危險,你放心便是。”胤禛這才知道老爺子早有後著,又聽到對方身邊也安插了人手,不覺悚然動容。老爺子久居帝位,果真處處都布著棋子,連天地會身邊都能放人,那麼他們這些兒子……胤禛不敢再往下想,只覺得忽然之間一身冷汗。永和宮。“姐姐這是在準備什麼,莫非孃家來人了?”宜妃看著德妃吩咐宮人將一些珍貴藥材裝進匣子裡,詫異道。德妃含笑道:“完顏氏已有了身子,正好送些藥材過去補補。”她口中的完顏氏,正是十四的嫡福晉。宜妃哎呀笑道:“姐姐可真是愛屋及烏,對胤禎費盡了心思!”換句話說,也就是對另外一個兒子,倍加冷落。她們二人鬥法鬥了半輩子,末了因著老九與十四走近,關係也跟著緩和許多,只是宜妃快人快語,素來嘴不饒人,時不時總會說些讓人如鯁在喉的話。德妃微垂了頭,親自點著匣子裡的藥材,彷彿沒有聽出她的弦外之音,淡淡笑道:“妹妹言重了,總歸是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又是一手帶大
《山河日月(八阿哥重生)》 第141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