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0章 新的案首 這個年輕人學問倒還紮實…… (第1/2頁)

草莓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杏》最快更新 [aishu55.cc]

許杏這邊作坊裡忙著出貨,鏢局的生意明顯忙碌起來,差一點顧不上自家的這趟貨。對此,許杏自然是喜聞樂見,只不過多費了些心思去調派人手劃分路線。

本來過年的時候一般沒人出遠門,貴重物品也儘量不走,算是鏢局押鏢業務的淡季,但是因為之前許杏的宣傳和試驗,縣裡的商家都知道鏢局如今也接尋常的送貨單子,於是大活不多,小活不斷,忙忙碌碌的,盈利竟比之前翻了一倍。

這個時候楊鏢頭是真心佩服許杏了:“夫人真是會做生意!咱們這些鏢師是有功夫在身上,可是能太太平平的賺個辛苦錢,誰也不願意去冒那個險啊!如今可好,也不用出遠門,又能掙錢還能照應家裡。”

“也不見得就不出門。”許杏看著賬冊笑笑,“開春了運糧食的、茶葉的,還有生豬的,只怕來往的人和貨物都會多起來的。”

說起生豬,這確實是青沙橋通了之後起來的新生意,而且和許杏還有點關係。

早在許杏和長青第一次去山裡的時候,他們就在江邊鎮的酒樓聽夥計說了山裡的豬肉味道更香醇,這也是許杏要在當地開香腸作坊的契機。當時交通不便,山裡的豬很難運到江對面,即使是許杏,她能開作坊,也是知道長青要修橋才開的,因此雖然不少人都知道山裡的豬好,卻沒有人往外運,可橋修好了就不一樣了。縣城的酒樓飯莊屠戶都開始去山裡收生豬,反正許記鏢局有大寬排子車,要多少都能當天送過來。

又因為許記香腸的名氣在本省慢慢打了出來,“安龍山裡的豬肉香”也成了新的常識,離山下村遠的村鎮裡,養豬的人家往許杏的作坊送太遠了,就乾脆往山外頭賣。縣城裡一家倒賣生豬的商戶更是直接把安龍香豬賣到了府城,和香腸一起,開啟了府城的市場。

“哎喲說起運豬,走那麼老遠的路拉活豬,擱以前真覺得瞎扯,現在咱可知道了,是正經的好買賣!聽說現在山裡的農戶家家都養豬,一頭豬怎麼還不賣個二兩銀子,一年多出來二兩,在鄉下地方不少了!”楊鏢頭的不少親戚族人都養了豬,他知道得多些,“更別說咱們鏢局了,就在咱們縣裡頭跑跑,見天不斷活!”

許杏卻忽然想起了長青因為村民養豬增收的事兒一本正經的跟自己道謝的情景,上揚的嘴角就沒下來過。

長青那邊則是又到了主持縣試的時候。因為有去年的情況對照,他也只好按部就班的辦事,不指望真的看到什麼驚採絕豔的苗子。

結果卻稍微有些出乎意料,他親自點出的縣案首就非常不錯。

因為這一個人,他破例在縣試成績公佈之後召見了所有透過縣試的考生。

“今年的縣試當中,本官發現了好幾位學問上佳的考生,深感欣慰,相信之後的府試和院試,各位必將有好訊息傳來。”面對這些比自己年紀大一截的學子,長青非常端得住,而他除了是本地父母官之外,本人科考時一甲榜眼的成績,也足夠讓這些人信服了,因此他這樣說,不僅沒人覺得好笑,反而露出了躍躍欲試的神色。

長青已經知道了,此時站在中間的那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就是案首唐九淵,便格外打量了對方几眼。

唐九淵和其他的學子一樣,一直看著長青,目光交錯的時候,他便拱了拱手。

長青又勉勵了大家幾句才叫人退下,只留下唐九淵一個人說話。這也是人之常情,誰讓人家唐九淵是案首呢。

“唐九淵,我看了你的卷子,經義紮實,文章做得也不錯,讀書幾年了?”長青發現他身上的衣袍雖然非常乾淨,但也有些舊了,且材質也不過是尋常的棉布而已,想來並不是什麼富裕人家出身。

唐九淵拱手道:“回大人,學生六歲啟蒙,到如今也算是讀了十三年書。”

“算是?”長青多了幾分興味。

“大人有所不知,學生家境並不寬裕,一年之中總有大半年下地勞作,學生並沒多少功夫做學問,因此雖說是開蒙至今十三年,真正的讀書時間大約也就是兩三年光景。”唐九淵回答得很仔細。

“家境不寬裕?安龍縣貧困,應當說家家都不寬裕,你的父母家人能讓你一直讀書,想來已是不易了。”長青道。

唐九淵道:“學生不敢欺瞞大人,學生家裡三代都是城門官,雖是末流,卻也有個九品,故此比尋常百姓略強些。”

“城門官?”長青的記性很好,略做思考就想起來了,“確實有一個姓唐的,是你的什麼人?”他作為縣試的主考,

《青杏幹》 第100章 新的案首 這個年輕人學問倒還紮實……(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