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頁)
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櫻�桓齪盟鎰櫻俊�
金氏的話打動了張太后,是啊,她一生尊榮,來自她有個好丈夫、好兒子,朝臣們是不會為她考慮的。甚至因為這些年兩個弟弟的惡行,朝中大臣十分看不起張家,巴不得張家倒黴呢!
張太后下定決心,改弦更張,旗幟鮮明的支援秀王,與大臣們據理力爭。
大臣們也在分析秀王府和興獻王府。
大臣們推舉藩王過繼為嗣皇帝的標準只有一個——好控制。
不能像先帝那樣喜好玩樂,這十六年來,朝臣們已經讓皇帝的心血來潮給傷著呢。他們希望皇帝是“正統”的模樣,甚至不懂朝政都沒關係,只要皇帝安分,內閣就能維持國家運轉。
基於這個條件,根深蒂固的大藩不能選。諸如周王系、唐王系這樣從□□親子中繼承下來的藩王就不行,他們世代聯姻,幾世積累,枝繁葉茂,勢力龐雜。若是過繼這樣的藩王,朝臣掌控不了。
其次,聰明的藩王不能選。朝臣們怕了聰明的皇帝,難道先帝不聰明嗎?他是集合了全國最優秀的老師教出來的,聰明過人、才學出眾,可就是不用在正路上。朝臣們更怕的是聰明皇帝超出他們的掌控,而今是大臣與他有恩,等坐上皇位,又要收攏皇權,大臣們可怎麼辦?
這樣一想,素有聰慧名聲的興獻王反而不如一心好古畫書法,性情淡泊的秀王好。這樣的秀王就算登上皇位,也不過是宋徽宗、唐後主一類……呸呸呸,大明國祚永存,剛剛只是比喻。
而且秀王系與皇室血緣不遠,興獻王都是先帝堂弟,秀王是先帝堂侄。第一代秀王是仁宗的兄弟,第一代興獻王都是仁宗的兒子,出自同一父系,並無太大差別。
張太后堅持過繼子嗣給她的兒子,寧願父死子繼,不願兄終弟及。論起血脈親緣,張太后自然主張自己妹妹的兒子過繼進來。而迎立藩王、過繼子嗣是需要張太后首肯的,她若不肯,朝臣們商量得再好,依舊是“不合法”。
秀王一系父系死絕,只有一個不曾繼承王位的世子,且老王妃唐氏老邁,王妃張氏懦弱(曾想尋死)。對比興獻王一系,還是這個更好控制。
若是以前秀王府名聲如日中天的時候,朝臣們還要再考慮,但聽到密報秀王府名聲大跌,百姓多有怨言。秀王府不能裹挾民意,“一心為公”的朝臣們就放心了。
朝臣們終於掂量清楚了秀王府與興獻王府的好壞,加之張太后堅持,遂定了過繼秀王世子朱載垓為先帝子嗣,繼承皇位。
在秀王與興獻王本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關於他們命運的討論足足進行了五日,最後悄無聲息的定下,世界就此改變。
朝廷終於在接朱載垓來京之後,終於相天下發布了皇帝駕崩的喪訊。
興獻王朱厚熜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他沒說過那句話,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切看似與他毫無關係。皇帝駕崩,藩王入京,他只是旁觀者。
柳娘如願把自己的重孫兒送上了皇位,朱載垓是柳娘一手教導的,聰慧過人、能力出眾,最能適應環境,京城還有張太后為他撐腰,再也不必擔心。
張氏雖傷心長子再也不是自己的兒子,可父母之愛子女為之計深遠,兒子做皇帝,她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朱載垓繼位之後,尊奉張太后為太皇太后,常用孝順太皇太后為由,駁斥大臣的請求。孝順是一面非常好用的盾牌,堪堪與朝臣口中的“大義”打個平手。待朱載垓坐穩皇位,再慢慢收回皇權不遲。
同時,加恩秀王系,令朱載壇繼承秀王爵位,為大明第四代秀王;另封朱載堊為誠王,乃親王爵;加封興宜郡主為公主。秀王系的恩典到此為止,沒有尊奉一手運作他登上皇位的太祖母,也沒有尊奉他的生母。張太后以為這是妹妹的退讓,不願自己為難,感動不已,時常賞賜加恩。新一代秀王和誠王卻明白,太祖母和母親這是用自己的退讓,換來了他們兄妹的前程,更加孝順。
柳娘九十高齡,無病而終,見著玄孫娶妃才安心閉眼,此時秀王系枝繁葉茂,終於打破了三代單傳的魔咒。
臨老奮鬥了一把,終得光耀晚年,柳娘心想,下輩子再不會忍耐命運了。
第74章 最快活
柳娘再次醒來; 已經變成了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兒; 被家人送到道觀中寄養。原身以為父母嫌棄她病弱; 不要她了; 哭了一個下午; 成功把自己哭沒了。雖是寄養; 但給她居住的廂房佈置的溫馨可愛,博古架上全是古董文物,牆上掛的是名家字畫; 可見對她的疼
《明朝的著名女人》 第4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