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章 父子交心 (第1/4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突聞兩側林中弓弦激盪,箭雨如疾風驟雨般傾瀉而出,親衛們瞬間淹沒在箭雨之中,無一生還。“敵襲——!”一名親衛拼盡最後一口氣喊出。

無需多言,烏桓人皆知已被設伏,強振精神,四下搜尋敵蹤。喊殺聲自林間迴盪,兩支漢軍騎兵自兩側疾馳而出。峭王見果然有漢軍埋伏,急令手下分頭迎敵。然道路狹窄,無法佈陣,峭王只能任由部下散開,各自為戰。

轉瞬之間,漢軍騎兵衝至烏桓人面前。烏桓人在原地應戰,道路的侷限使萬人大軍擠在一處,戰馬機動盡失,化為馬背上的步卒。且馬上的他們靈活性遠遜於純步兵,戰鬥力銳減。漢軍則以天時地利人和,借馬匹之力,氣勢洶洶地闖入烏桓陣中。

烏桓騎兵首排立時被漢軍猛烈的衝擊力撞得失去平衡,驚呼中紛紛墜馬,被後續馬蹄碾作塵埃。第二排的烏桓人尚未來得及反應,便被漢軍騎兵揮刀斬落首級。直至第三排,烏桓人才倉皇應對,戰況激烈。

魏延見時機成熟,躍馬揚鞭,獨闖峭王所在。峭王忙於指揮部下與漢軍周旋,未留意到魏延疾馳而來,直至馬蹄聲臨近,回首只見魏延雙目炯炯,殺氣騰騰地向他衝鋒,只距十步之遙!

魏延佈局精妙,先以亂石枝幹迷惑峭王,令兩側伏兵亂箭射殺峭王親衛,暴露其位置。繼而兩側伏兵殺出,轉移峭王注意力。待戰局膠著,喊殺聲震天,魏延單槍匹馬直衝峭王,欲一舉取其性命。

峭王瞥見魏延飛奔,駭然欲喚親衛抵擋,卻發現身旁十步內空無一人,親衛皆已喪命。同時,兩側漢軍騎兵殺出,尚未來得及調集其他部下守護,峭王陷入孤立無援。

無奈之下,峭王揮刀迎戰魏延,企圖殺敵脫困。魏延見狀,嘴角勾起一絲得意的微笑。此刻的峭王與部下無異,失去了馬匹機動,不過馬背上的步卒,而且是束縛自身行動的步卒。面對如此對手,若不能將其斬殺,魏延便非魏延。

鏗鏘——

刀鳴震耳,魏延猛力一擊,令峭王措手不及,刀鋒偏移,全身暴露無遺。

“受死!”魏延高舉大刀,自上而下,直撲峭王無力防禦的身軀。

噗嗤——

峭王未能躲避,一刀斬斷了他的肩背,分為兩截!

一擊得手,魏延趁兩馬交錯之際,左手緊握峭王冠冕,右手持刀柄,輕抹其頸,藉助馬的衝力,輕易割下峭王頭顱。高舉人頭,魏延大喊:“峭王已伏法,爾等還不速降?”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吳郡富春縣府中,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持劍而立,威而不怒,震懾四周數十隨從。眾人紛紛後退,無人敢向前。

少年怒斥:“皆退下!吾定要前往宛城挑戰敖烈,看誰才當得起‘小霸王’之稱。”

此人乃江東吳郡人士,名為孫策,因天生神力,人稱江東小霸王,孫策對此稱號喜愛有加,視楚霸王項羽為偶像。其父即新任長沙太守孫堅。

自敖烈收服黃忠後,前任太守韓玄得財離官,孫堅補位,領兵赴任。誰知孫堅出發,留守富春的孫策便執意赴宛城挑戰敖烈,遂有先前一幕。

吱呀一聲,院門開啟,一壯漢一少年走入,見院內狼藉,習以為常,孫策性急,稍有不滿便摔砸物品,已是公開的秘密。

敢在孫策怒火中接近的,寥寥數人,除孫堅外,眼前二人亦在此列。一為孫堅副將程普,字德謀,右北平人;另一少年則是孫策胞弟,孫權,字仲謀。孫權異相,紫發藍眸,非尋常人可比。

孫權與程普來意明顯,勸解孫策。他們深知孫策驕傲,聽聞敖烈亦稱小霸王,必定找其較量。未等開口,孫策已堵住他們的話:“誰若阻止,吾與他永不再言!”

孫策言出必行,孫權程普深知,勸說之詞被堵,孫權苦笑:“兄長,敖驃騎奉詔北上平亂,現已不在宛城。”

孫策抬頭望向北方,堅定地說:“那吾便去幽州找他!天下間,唯有我孫策才配得上‘小霸王’之名!”

目光迴歸正面戰場。

漢軍三面包圍,叛軍早已不堪一擊,不過半個時辰,數千人喪生,其餘見大勢已去,紛紛拋下兵器,跪地投降。首位投降之人引發了連鎖反應,更多人棄械高呼“願降”,隨後靜靜跪下…… 在東漢那個時代,人口稀疏,幽州之地僅數十萬之眾,尚不足百萬。不僅幽州,即便是人口最為稠密的冀州與青州,亦不過剛剛跨過百萬之境。故此時期的戰事,敗者俘虜通常安全無恙,只要繳械投降,各路諸侯少有無故坑殺,皆因人口與兵丁乃立國之基。當然,特例亦有,如曹操

《重生為北極熊小說一口氣看完》 第10章 父子交心(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