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2頁 (第1/2頁)

三千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年紀輕輕地成為監察御史,周御史也有兩把刷子。之前鎮國公忽悠他去查張老漢的事,他也在旬日內查的清清楚楚,將敦煌到京城這一路的關隘和通關文書都蒐集了過來。那張老漢從哪裡入關,從哪裡過城,時間地點調查的一清二楚。周御史可以肯定地說,那張老漢的確是憑藉一腔愛子之情,艱難地從西域來到京城,若非遇到早年被拐走的小兒子,估計張老漢敲完登聞鼓後就真的熬不過去了。既然他負責的稽核原告的事情辦的漂漂亮亮清清楚楚,那周御史就更不能容忍在案犯審查上又貓膩。這兩個案犯的表現太異常了,一看就知道背後有人。或者說,背後的人居然如此乾脆,直接斷了一切線索,棄車保車了。周御史以為的買通人證、編造虛假物證、以及權勢逼迫之類的事根本沒發生,對方居然真的拋棄了這兩個部曲,將事情抹平了。說實話,比起製造偽證翻案,在周御史看來,這樣乾脆利落地切斷一切線索,並要求兩個罪犯直接認罪,反而更能體現背後之人的威勢和狠辣。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能讓這兩個案犯心甘情願地去死,這是多大的權勢和能力?周御史抿唇,他的手忍不住握成了拳頭。是不是重景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最開始才讓鎮國公過來審案?作為軍方的旗幟,鎮國公在這件事上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還是說,大楚朝的諸位都督們全都是鐵板一塊,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楚朝本就武將重於文臣,畢竟國土太大,需要鎮守的地方太多,又距離京城極為遙遠,不少鎮邊大將在轄區都有極高的權勢和威望。他們不僅掌管軍務,還對地方政務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若是此風不抑,長此下去,前朝唐末藩鎮割據的禍事就極可能再度發生。周御史冷著臉說:“既然案犯已經認罪,那就投入大牢,秋後問斬吧。”周御史說完這句話後,仔細觀察那兩個案犯的神色,結果他只看到了沮喪和後悔之意,並無絲毫怨懟和憎恨,這更讓周御史心驚肉跳。這種掌控力太可怕了。如此想來,這案子的確不重要了,周御史下定決心,回去就寫彈劾的摺子!杜文清唔了一聲,一拍驚堂木:“既然如此,將犯人壓下去。”他將手邊的卷宗收拾了一下,對大理寺卿劉桐和刑部侍郎張大人說:“既然案子結了,那就將李靜仁流放吧,李靜仁那個倒黴蛋的兄長也放了,讓他去醫館照顧張老漢。”於是這個案子就審完了。全程圍觀聽完了這個案子的榮華公主沒說話,謝寧看到榮華公主在沉思,也沒打擾她,而是命令車伕直接駕駛馬車回家。榮華公主坐在馬車裡,她喃喃地說:“事情到此為止了嗎?”不用謝寧回答,榮華公主就突兀地明白了一件事。這個案子反而是個開始。背後掌控那兩個案犯的思想之人太過狠辣,想必宰相等文臣是不會任由軍方繼續如此強勢的。那負責這個案子的太子兄長打算怎麼做呢?這個疑問在重景帝心中也有。雖然重景帝已經得到了鎮國公遞過來的訊息,勉強放過了明遠侯。可身為帝王,還是對這種局面感覺糟心。他將此事交給太子,也是希望看看太子如何應對。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太子接了三司遞過來的摺子。太子全都細細讀完了,又看完了全部的案卷。杜文清的摺子中規中矩,雙方證詞全都遞上來,事情經過寫的清清楚楚,一目瞭然。最後杜文清做了總結,表示在太子的領導下,在劉桐和張大人的建議下,在周御史的監察下,本案圓滿完結,有罪者伏誅,大快人心。太子搖搖頭,將杜文清的摺子放在一遍。杜文清身為京兆府尹,有些事有些話他做不得說不得。就好比他自己身為太子,很多時候都不能違背父皇的意思一樣。太子又去看劉桐的摺子。劉桐摺子內主要是說此案稽核時參與人數眾多,廣開言路,大家都提了建議,這才讓案子能完美的進行下去,所以他希望太子今後也能多聽多思,中正持重。太子微微蹙眉,他又讀了幾遍,才品出意思。這個劉桐真是個心思敏銳的人,摺子裡明著是說今後群臣辦事都要多多聽取採納他人意見,實際上是在勸誡太子,莫因佞幸的隻言片語,而閉塞言路之道。太子嘴角抽搐,他很不合時宜地想起了謝寧。哎,他倒是想找個佞辛在身邊,可人家不樂意啊!☆、 婚書看完了劉桐的摺子,太子拿起周御史的摺子。周御史年輕氣盛, 膽子可就大多了, 他直白地強調了那兩個犯人被判罪時的反應, 乾脆提醒太子,鎮邊都督即便卸任回京, 依舊對麾下計程車兵有著強大而完美的掌控力,這可是極為嚴重的隱患。周御史表示:“長此以往, 兵丁將士只知大都督而不知陛下太子, 國將不國啊!”太子看後沉默了。周御史摺子上那幾句話卻翻來覆去在太子腦海裡打轉,他忍不住嘆氣。周御史點出來的問題他如何不知道?甚至太子相信, 自家父皇也很清楚這其中的弊端,但

《姽嫿傳txt》 第42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