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劉伯瘟發飆之時,連楊一笑也得聽著 (第1/2頁)
江南山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耶律楚材剛才那一番話是由衷之言,但是楊一笑聽了之後卻感覺心裡有些不好意思。
原因很簡單,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本事並不像耶律楚材說的那麼厲害。
他之所以在這個時代表現的離譜,無非是因為佔了穿越者的便宜……
後世之人不能說每一個都見多識廣,但是刷刷小影片看過的五花八門東西確實多,只要心裡對某件事物有一個印象,在古代提出來就屬於劃時代的東西。
比如,沙盤,這東西其實古代也有,並且還很早之前就投入應用!
最早甚至能上溯到漢代,那時候已經把沙盤用於軍事。
只不過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古代的沙盤不如後世的精確!
主要原因並不是製作技巧不行,而是古人在創意方面不夠靈活,太過古板,思維僵硬。
所以古代雖然有沙盤,並且應用於軍事之中,可惜由於應用思維等諸多問題的緣故,導致這玩意的使用效果並不算好。
因此,這玩意不常用,雖然早就出現於古代,但卻屬於冷門類的東西。
然而,楊一笑是穿越者!
有句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至少見過豬跑。
固然楊一笑自己不會製作精妙的沙盤,但是不妨礙他對這玩意有著超越古人的見識啊。
後世之人哪怕是個兜裡精光的窮光蛋,也有機會去售樓處裡看一眼樓盤展示沙盤,那種等比例製作的思維,恰恰是古人所不具備的方面。
很多東西都是一層窗戶紙……
都知道窗戶紙一戳就可以破!
但是,伸手去戳才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一種技術或者思維可能要很多年才能發展出來,所謂從零到一最難,說的就是窗戶紙道理。
楊一笑是穿越者,他在後世見識過精美沙盤,所以只要他把現代製作理念說出來,古代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種能工巧匠。
經過他的點撥和提醒,大唐工匠的手藝綻放出明珠般閃耀的光芒。
純靠手,純手工,雖然沒有後世的高精密生產工具,但是工匠們製作的沙盤竟然比後世更加精巧。
黃豆粒大小的房子,連窗戶都能雕刻出窗花……
用於展示攻防的城池,無論城門還是吊橋全都如同真實,不但核桃大小的城門可以開啟,連高高懸起的吊橋也可以升起放下。
那吊橋的絞盤,僅僅只有半個手指頭大小,然而功能和真正的城池吊橋絞盤一般無二,甚至能精準到轉多少圈會讓吊橋放下或升高多少。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比如山林,田地,阡陌交通,河流水渠……
總之一句話,一比一復刻,只要是大地之上有的東西,工匠們都會在沙盤上製作出來,讓人一目瞭然,宛如山川河嶽盡收眼底。
這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地方。
真正讓人咋舌的是巨大和精準。
自打數年之前開始,楊一笑尚未開國的時候,涇縣山中之城的小京書院已經開設課程,其中一門就是關於山河地理的方向。
每一個楊氏學子都有一個任務,在前往各地的時候一定會描繪當地風貌,畫下來之後,彙集到書院。
而當楊一笑大唐開國之後,小京書院的學子們又開啟了一項更龐大的課業,不但所有的學子要參與其中,而且大唐戶部也動用最厲害的能工巧匠參與。
他們要把整個天下縮小,製作出囊括一切的沙盤,不但山川河嶽盡皆標註,而且城池州域一目瞭然。
即使在後世科學發達的時代,這玩意也屬於戰略級的東西,乃是三維立體類的國家沙盤,能把任何一村一莊都標註。
對於古代統治而言,這玩意豈能不屬於神器。
……
如果換個擅長厚黑學的皇帝,肯定會大剌剌的把功績攬在身上。
然而楊一笑暫時還沒養出這種厚臉皮,並且他天性之中也不願意把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因此便衝著耶律楚材擺了擺手,順便對在場所有人微微一掃,故作打趣道:“楚才所言,略顯誇大,過了,哈哈,過了啊……”
“朕就算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根釘,固然偶爾有一些奇思妙想,然而實幹的成績是大家的。”
“就比如這幅沙盤,地理資訊來自於小京學院的學子們苦心收集……”
“他們行萬里路,記載風土人情,每一個學子在書冊上描繪的山川河嶽,意味著他們曾經跋山涉水甚至鑽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筆趣》 第597章 劉伯瘟發飆之時,連楊一笑也得聽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