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開學典禮 (第1/2頁)
天工造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十五,暨行書院開學典禮。
這可是蓬萊乃至登州最大的事情,新任登州知州王珪老早就趕了過來,他今年才二十四歲,生的面白俊朗,去年科舉高中,正是一展宏圖之時。
王珪本來被皇帝任命為登州知州,還很鬱悶,雖然很多人都說登州繁華富庶,乃是大宋之首,但是畢竟只是傳言,大多數人還是不信的。
不過來到登州之後,王珪就被驚呆了,這特麼還是以前的登州嗎?他使勁的擦了擦眼睛,確認自己不是來到了天宮之中。
無論是整潔的地面,還是窗明几淨的房舍,還有蓬萊的標誌『性』建築,都深深的震撼住了他。
原來聖人不是坑自己,而是給自己晉升做鋪墊啊!
這麼好的地方,就算是啥也不幹,過個兩年,那也是妥妥的政績,跑都跑不掉。
他來的時候,正是書院考試結束的沒兩天,很是為沒看到上萬人一起考試的盛景而遺憾,不過這開學典禮,身為登州知州,是怎麼也不能錯過的。
所以他表現的比誰都積極。
賈章陪著滕子京一行來到會場的時候,王知州早早的就候著了,一見到一群老頭,一點架子都不敢擺,老老實實的上前行禮。
在大宋,論資排輩這種事情,那是理所當然,這幾個老頭之中,有天下大儒,有宰執高官,還有名震天下的大才子,最不濟的蘇洵,都是不可小覷,不然也不會被任命為教務處副處長,誰都知道,柳永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整個書院的具體事務,基本上都是蘇洵在做,他才是實際上的教務處處長。
原來滕子京他們對蘇洵的能力還是有所懷疑的,不過未央力排眾議,蘇洵乾的也是有聲有『色』,整個書院有條不紊的執行著,讓幾個老頭徹底服了。
“禹玉啊,你怎地來的這麼早?”
章得象與王珪的祖父乃是故交,王珪還曾經求教過他,有半師之恩,稱呼他的表字,一點問題都沒有。
“師相,鄧州安居樂業,下面的人也很得力,我這個知州,已經沒有什麼事情做了,所謂尸位素餐,也不過如此,只能看看書院的開學典禮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王珪說的好笑,眾人不由莞爾,如此承認自己無能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才學不顯,是為官之道。
未央看了一會王珪,也就沒啥興趣了,這位著名的“三旨相公”,能在朝堂屹立不倒,自然有其過人之處。據說他上殿進呈時,稱為“取聖旨”;神宗決定後,稱為“領聖旨”;退朝後告訴稟事的人,稱為“已得聖旨”。
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未央覺得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從這位的表現來看,實在是乏善可陳,實在是太過懦弱了一些。
清晨的鐘聲響了九下的時候,書院修建的巨大的『操』場內,已經人影憧憧,摩肩接踵了。
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經商恰好路過的人,都可以前來觀看開學典禮。
三千五百名學子,在巨大的『操』場中,分為十個方陣,一人搬著一個小馬紮,整整齊齊的站著。
三千五百學子之中,有兩千八百五十名男學子,女學子只有六百五十名。
本來按未央的想法,最好是多收一些女學子,畢竟女孩子無論是做事還是研究,都比男孩子來的細心不少。
不過這時候的人雖然開放,但是依舊有很多人思想陳舊,這六百五十名女學子,大多數還是蓬萊人,再加上諸位先生帶來的家眷,才湊了這些。
作為典禮負責人的蘇洵,當仁不讓的當起了司儀。
“暨行書院開學典禮!現在開始!”
嘩啦啦,四周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不過一會後,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經久不息。
『主席』臺上的未央擦了擦腦門的冷汗,暗道還是自己有先見之明,安排了不少託,不然估計大宋人都不知道啥叫鼓掌,沒有掌聲的開學典禮,那可就遜『色』了不少。
『主席』臺上的蘇洵拿著大喇叭,激動無比,他哆哆嗦嗦的拿著一張紙,雙手虛虛一按,掌聲許久才停下。
“第一項:升龍旗,升校旗。”
這事自然是未央搞出來的,龍旗算是大宋國旗,數千年來,一直沿用,自己用一下也無妨,至於校旗,直接以蓬萊閣作為核心,兩個圓圈內鐫刻了暨行書院四個大字,便算是完成了。
所有人都覺得很新鮮,升旗是幹什麼用的,所有人都不知道。
不過當慷慨激昂的音樂響起的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由自主
《執宰大明朱元青全文免費閱讀》 第124章 開學典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