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9章 十二紅 (第1/2頁)

我愛毛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了,姑奶奶,你暫且歇會吧,讓我來吧……這包粽子啊,看起來簡單,其實也是個技術活兒,而且,包出來的粽子好吃不好吃,不僅在於包的餡料如何,最關鍵的還在於煮粽子的火候。如果你感興趣,你願意在旁邊學學也行,嘿嘿……”李盛笑眯眯地提議,一邊說,一邊開始給樂平公主示範起來。

其實,李盛在後世裡就曾經親手包過粽子,包粽子的時候,講究包得緊而且要裹得實,粽子越是緊實,吃起來的滋味越好。李盛也注意到,廣陵城的人更加喜歡看起來很精緻的小腳粽,至於箇中緣由,他也並不清楚。

這一次,李盛打算多包些粽子,他要讓家裡的所有下人們都能吃飽,這些下人來到家裡的時間並不長,李盛需要拉攏人心。

不過,這些廚子中的大廚師朱師傅卻有一種盛氣凌人的傲氣,此人三十多歲,肥頭大耳,虎背熊腰,腦袋大,脖子粗,一看就是個伙伕。

據朱師傅自己所說,就連著名的洛陽流水席他都會做,他甚至曾經得到過馳名天下的女廚師梵正尼姑的親手指點,尼姑梵正以創制“輞川圖小樣”風景拼盤而聞名天下,她被稱為是拼盤的始祖,號稱“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尼姑梵正的文學素養也很非同一般。

看到朱師傅這種心高氣傲的樣子,李盛就想挫挫他的傲氣,靈機一動,李盛就計上心來,想出來一個法子,他要讓朱師傅做個“十二紅”,所謂的“十二紅”是指十二樣自然紅色,或者經過烹調之後顏色發紅的時令菜餚。

那時候,廣陵城還沒有這種習俗,但是李盛卻知道,在後世裡,揚州人過端午節都講究要吃十二紅。

果然,這一下子就讓朱師傅感覺到有些為難,冥思苦想了片刻,朱師傅這才說出來幾樣菜,包括鹹鴨蛋、煮黃魚、炒蝦子、炒紅莧菜、燒仔鵝、櫻桃、枇杷、紅杏、紅燒扒蹄和雄黃酒,然後,朱師傅就撓了撓後腦勺,臉色憋得通紅,至於剩餘的那幾樣菜,他一時間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了。

“嘿嘿……”李盛笑了笑,道:“還有兩樣菜,燒仔雞和炒長魚,這十二紅共分為四碗八碟,也就是四個涼拌,四個熱炒,四個燒菜。我們之所以要吃這十二紅,一是為了期盼以後的日子紅紅火火,二是因為端午節當天吃這些紅色的菜可以辟邪!”

朱師傅聞聽此言,不由得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家主人雖然年輕,但卻對於飲食方面有這麼多的瞭解,先前自己有些倚老賣老,又仗著是徐知誥推薦過來的,在主人面前有些託大了,想到這裡,朱師傅不由得有些尷尬。

李盛早就將朱師傅的表情變化看在眼裡,他捉狹地笑了笑,道:“這個其實還不算什麼,本官還自創了一種簡易而又鮮美的佳餚,名字叫做火鍋,朱師傅,我估計你從來沒有品嚐過……當然,如果你感興趣,本官可以透露一下這種美食的做法。”

“煩請主人指點一下,小人感激不盡。”朱師傅雖然有些過意不去,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忍不住脫口而出。

“既然如此,本官這就給你透露一點。”於是,李盛便將涮羊肉的做法簡要地介紹了一下,據說,涮羊肉起源於元代,在唐末五代時,人們當然不知道這種美食。

“將綿羊的嫩肉切成薄片,放在沸水裡面攪拌幾下,然後再配上各種佐料……”朱師傅禁不住喃喃自語。

期初,朱師傅還是聽得半信半疑,後來他才恍然大悟,喜形於色,這種美食弄起來很簡單,但味道卻很鮮美,尤其適合在寒冷的秋冬季節裡食用。這,這可是非同一般的美食啊,最重要的是,整個過程很簡單,也不需要很多時間,如果能學得透徹,將來自己開個酒樓,肯定會有許多食客來大快朵頤。

“公子,我,我想,我想拜您為師!”大廚師朱師傅支支吾吾道,臉紅得如同猴子屁股一般,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很真誠,不像是在開玩笑。

李盛不由得有些好笑,輕輕地摸了摸朱師傅的額頭,驚訝地看了看他,道:“你,你也沒發燒啊……說什麼胡話呢?”

“師父在上,請受徒弟一拜!”話音未落,朱師傅“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對著李盛重重地磕了個響頭,雖然他很肥胖,這一系列動作倒是很敏捷。

就連樂平公主都禁不住大吃一驚,她和李盛兩人對望了一眼,彼此都有些難以置信,這個大廚師真是說到做到,平日裡貌似眼高於頂的大廚師居然說跪就跪。

“你……你這是什麼樣子?快快請起,使不得,萬萬使不得……”李盛連忙伸出手就要扶朱師傅起來。

《唐末發生了什麼》 第249章 十二紅(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