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類的延續不也是同樣的道理——苦過來的麼?甚至萬物,更多的都是苦過來的……

苦並不讓人害怕,苦過就好。那些每天的繁重的活兒,那些將受的無盡的精神痛苦或者煎敖,都是我們需要去苦的。現在,我才發現,苦的事原來大家都不說一個字,只是在苦過之後,人們才舒一口氣,說:“終於過來了。”要不是在口中說的話,他們心裡也定是這麼想的。

有些半途而廢的人,認為人生的“清閒”總不夠,認為死是一種解脫。其實不然。那只是一種人的軟弱表現。它需要我們去真正苦過一次,方能知道:人活著,有一些事不是“清閒”與“死”所能替代得了的。

而那個“死”字,似乎更有一些力量。(我就曾長期地迷惑於其中,想來想去地想思考透它。)不過,生活苦過,能帶給別人、人類耐心;人生生活過,便能帶給社會、世界希望。另有一個事實是:人類的進步,是靠不斷向前生活的人們推動的……

面對生活,之前的我們總有畏懼,尤其在生活正中的時候,苦是無言的,也是不言的。苦不堪言。苦無須言。可惟當苦過,我們才能資談人生;惟當生活過,我們才能超生。

天井

老家的房子是那種土牆藍瓦構築,一座土牆房是一戶人家,三戶圍成一個小院。院子裡或種樹或種花或種草,但總有一大塊什麼也不種,是作空地。那空地可能是留給人的,讓人有個站腳的地方。三房一個小院的外面,也是一塊空地,空地的邊緣種植著桃樹、櫻樹等,空地之外便是廣大的田野。人從廣大的田野上走上來,腳一踏入房子外面的那塊空地,便算進入到居戶人家。

在小院外的空地和小院內的空地上,通常活躍的都不是人,而是一些像雞、狗一樣的小動物。譬如小狗。它總是院內院外地跑個不停,不歇勁地撒著歡。譬如幾隻雞,在院內或院外,四處悠閒地啄食著不起眼的雞食。譬如一群小鴨子,如一團烏雲,也如撒在空中的一塊水做的大餅,在不同的時刻藏在不同的角落,彷彿一位魔術師高明的魔術展現。再譬如那些不歇的非家養的螞蟻、鳴蟬、地股牛……它們或藏於地洞裡,或安歇於樹幹上,或埋身於土牆下。兩塊空地(包括空地附近)的動物都不缺少,它們自發的活動像大地的安穩一樣,似乎應該長久到永遠。至少是伴隨那三間土牆房的存在而存在的吧。在我的記憶中,小院內外的那條小狗曾一度地不見,因為它死在了小院。但不久過後,又一條同先前幾乎一模一樣的小狗出現在這裡。那幾只母雞,也是斷續地出現,到現在,還是有幾隻雞跳走著。那一群小鴨子,倒是新增的小夥伴。不過無妨,有了它們群體性地加入,是不是就給小院補充出一種團隊精神來呢?

小動物生活在小院內外,人生活在房子裡。那房子圍住小院,彷彿三位威嚴的守衛者。人們通常又不說自己被房子守衛,而是被房子照顧與安慰。因為那些房子有一個很好的名字,叫做家——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極其重要的家。人們總在互勸著回家,一回到家,就與家外面的世界隔離,不必紛爭,不必思前想後;一回到家,就與自然的無情說再見,相反來說就與親人朋友互相感動與激勵著。回家即是回到房子裡。房子畢竟是房子,它裡面的任何東西都不輕易外露。那兒,本就該是一個秘密處。正因為各個房子裡面有著各個不同的真實,極其吸引旅行者探尋,每逢遠方來的客人第一次站到小院,他或她總期望走進每一座房子裡,去看看;而當你一個人坐著汽車或火車途經農村一隅時,透過窗戶看見的那幾幢有小院的房子,疲憊的你可能正羨慕那些房子裡的人們,孤獨旅行的你想,感受家的溫馨是多麼好!作為家的房子又總是不理想的。家的封閉,因而房子的自私;家的獨一,因而房子的專一;家的爭端,因而房子的猙獰。總之,不是人人都願意走進每一座大房子。並且,房子不允許人人都進入到它們。

家門外的小院內外不缺那些各樣的小動物,亦不缺自然裡的草樹繁花。在小院外空地的邊緣種植著果樹,果樹的身下或者附近,叢生著淺淺的綠草,綠草堆中偶然又會有一朵白色或紅色的野花對著你笑。小院內的花壇裡,亦有主人種植的玫瑰花、雞冠花。夏季來臨,或大紫或大紅的滿滿一園圃,好像爭奇鬥豔的姐妹們。

若拿自然來相比,小院裡的一點自然可能會完全褪色。遊玩名川名山,親近自然風光,都是指人們一味地鑽在小院之外的遠方山川中,以一個城市人的欣賞眼光來親近它們。那些群山中間,那些河流邊上,都是無人的自然,都是自然的美。人們一旦獨處在

《角落氛圍》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