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部分 (第1/4頁)

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伊德,在發現了心理領域內的兩大原則之後就止步不前了,即使在後期對前期思想的重大發展階段也沒有能夠糾正這一點。強迫重複原則只是對慣性定律的近似,慣性定律更深刻宏觀因而也更加精確的解釋了兩大原則所能解釋的所有生命現象,由於它是生命本質上的性質,它也能解釋心理領域之外的生命的全部。

慣性下的人生總是處在重複中,曾經的快樂體驗如果不能固定為不再快樂的程式,那麼只有消失。而很多人心生厭煩的重複,又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人們多少行為!很多情況下,當從事某項工作時,我們不過是在重複經驗;當遇到困難時,我們首先回憶起曾經使用的方法;當面臨陌生的問題,人們首先求教過來人……我們不自覺的按照最簡單的方法去生活,將實際經驗抽象為科學或者神學理論和教條,將自然現象抽象為數字和公式,將眾多的模糊不確簡化為猜想,將大量符合觀察的猜想簡化為定律。一切行為趨向於費力最小,趨向於經濟。而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能夠使活動能夠得到更好的理解,傳播和利用,亦即得到更好的重複。是慣性的力量使人擅長於抽象和簡化,抽象和簡化使人便於重複,是慣性使人重複。

我們不可能享有過多的快樂,生活多處在維持中,處在簡單的重複中。任何能夠帶來*的事情都只能產生於我們可以體察到的變化,任何重複中的生活經歷都不可能帶來*(當然也包括悲傷),哪怕它們曾經讓我們熱望。人生是慣性力量下的人生,慣性決定了人生必然趨向於當前狀態,趨向於保持平穩。這種鴻蒙的力量超乎一切,它決定了人類和萬物一樣都有應激性(或者適應性),必然很快習慣於變化了的生活,很快消磨去了心頭的愛恨情仇。留下的,只是日復一日的重複。再沒有強烈的快樂,也沒有揪心的痛苦。重複中的生活無思無想,從沒有感到被“強迫”。因為在慣性面前,人類的所謂智慧全然無力,所有腦力服從於慣性,從而表現出存在意義上的全然的非理性。慣性是屬於存在意義上的性質,它超越人性,在生命和非生命兩種存在形式中宣示著它的力量。它滲透於人生和人類,從根本上以難以覺察的方式影響著人。人在重複中生活,生活在重複中繼續,科學在猜想和實驗中發展,文明在抽象和經驗中蓬勃。一切都是維持,並且都是為了維持,一切無不籠罩在恢恢慣性的身影下。

五.人生的橄欖狀剖面的縮影(及其衍生)對人生中的慣性的闡釋

1.

慣性在生命個體中普遍存在,慣性也存在於整個生命長河中,生命的出世入世無一不是滲透在慣性的力量下。生或者死並沒有證明慣性的虛無,生命個體在中斷之前已經被慣性將生命力延續到下一代。

慣性下人生得以一個一個接力棒似的被傳承。當我們的長輩現出老態時,他們最通常的做法不是年輕時候的自我奮鬥,而是把希望和精力集中在下一代身上,就像吃著午飯想著晚飯或者這餐沒有吃好希望下一餐能夠吃好一樣。這是慣性下人生作為物質存在所具有的維持本性使然。

請允許我用通俗而粗糙的比喻來闡述慣性在人世存亡中的表現。

人生個體就像一段對稱於橫軸的橄欖形剖面的波形。波上下對稱在橫軸的兩側,代表著積極和消極的體驗,而波幅代表體驗的強烈程度。個體的生命力在孕育下一代時最強,在剛出生後和臨死亡前最弱。當個體的生命力處於巔峰狀態時,新的生命已經悄然萌生,而當個體生命力最低時,延續自己的曾經作為種子的生命已經繁盛。生命力在個體上的起落透過生命力的傳承得到了平衡。從整體看,由無數個體複合成的生命不再是一段波形,而是在橫軸兩側對稱且無限延續的平行帶,它由無數個體的波形複合而來,也可以看作是個體波形的平移的軌跡。在這樣的平行帶中,已經覆蓋了其中所有生命個體誕生與死亡的痕跡,生命的維持在這樣一個軌跡中不再有任何時空的間隔,生命之間以及生死之間已經不再有任何區別,完全融為一體了。

慣性下物種得以保持,性的衝動和其他或強或弱的生命衝動都可以歸結為生命個體和全體的自我保持本能,亦即慣性本能。而生命個體也總能夠在合適時期將生命力賦予後輩,同時適時退出生命的舞臺。慣性的力量在人生傳承中的表現尤其明顯。然而,慣性是一種涵蓋一切的力量,而在生命過程中的其他方面也能發現它那悄然又不容撼動的影響力。

2.

“開始”是一個極其含糊並且容易引起誤解的詞彙,它為人們預先設定了一個似乎真實存在的開始。通常認為嬰兒降生時候的

《哲學啟蒙兒童》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