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章 還看今朝(二) (第1/2頁)

三朵蔚藍雲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處的教學樓裡傳來陣陣下課鈴聲,禹天抬頭看看西斜的太陽,慢慢起身下了山坡,往廠區走去;

天空很藍,雲朵很白,空氣中帶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

走在田間小路上,河渠裡不時傳來青蛙入水的聲音;

剛插完秧,渠裡的水是滿的。

小時候這個季節,他會和小夥伴們來這裡採槐樹花,隔著灌溉渠打泥巴仗,有一回為了躲開飛來的泥巴掉進了水渠,差點被衝進閘門,等被撈上來,新買的布鞋丟了一隻,回家被老媽好一頓收拾;

這一片曾經是自己的遊樂場,春天採摘榆樹錢、槐樹花;夏天游泳、摸魚抓蟹;秋天採摘野果,在田裡掏田鼠倉,鑽進稻草垛玩捉迷藏;到了冬天,這裡又變成了滑冰場;

腳下的土地很鬆軟,這是正宗東北黑土地,土質細膩、肥沃,誇張的說法,攥一把能捏出油來。

這裡是葦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整塊平原地勢平坦,多水無山,海岸線長達上百公里,有適宜的溫度條件和較長的生長期供水稻生長發育和籽粒成熟。

民國時期,這裡被小日本佔領,大面積開荒種植水稻,不遠處的水庫就是那時期修建的,現在還有幾座破爛的炮樓立在那裡;

建國以後,這裡成為重要的稻米產地;

葦河大米籽粒飽滿,色澤青白,氣味清香,營養價值高,2008年,葦河大米被指定為燕京奧運會的專用米。

葦河不僅造就了這片沖積平原,還孕育了豐富的水產資源;

隨便一條小河溝裡,都有魚、蝦和螃蟹。

本地產一種河蟹,學名叫青蟹,也叫敖毛蟹,外觀跟陽澄湖的大閘蟹幾無區別,只是個頭稍小一點點,味道不如大閘蟹清甜;

小時候這種螃蟹氾濫的到處都是,早晨都能在家院子裡抓到。現在沒那麼多了,不過夏秋時節去摸水庫邊的石頭,弄個三隻五隻還是沒問題的;

河裡魚的品種很豐富,就是土腥味有點重,大家都偏愛海里的漁獲,兩混水海域出好海產,味道鮮美價格便宜;

最受歡迎的有兩種海魚,一種是鮁魚,身體如紡錘,個大肉實,條條都在2斤、3斤左右,十斤以上的也常見;

鮁魚肉質有點緊、粗,烹飪的時候要重點油和調料,像燉肉一樣燉久點好入味,吃起來很有嚼勁,味道噴噴香;

還有一種漁獲,大概二十公分長短,腦袋比較大,本地人管它叫“扔吧頭”,學名叫“鰕虎魚”,魚刺是軟的,這種魚貪吃長得快,產量特高,價格便宜,味道鮮美,他百吃不厭;

憑藉富饒的土地產出和地下的石油,葦河市入選國家第一批小康城市。

後來,採油量年年遞減,葦河市被列入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倡導發展多種經營,其中包括髮展旅遊度假經濟。

想到這裡,禹天笑了,禹東曾跟他講過一個笑話,說是南方一哥們,從電視上看到紅海灘景區的宣傳文案,遠處是蔚藍的海,近處的海灘紅火一片,連綿十幾裡,天上還有成群的丹頂鶴飛舞,簡直是仙境一般。

這哥們帶著一家人先是坐飛機,再轉火車,打上計程車來到紅海灘景區,花了幾百元門票錢,進來一看,哭了。

紅海灘的形成,是鹽鹼地上生長的一種叫做鹼蓬菜的植物,春天是綠色,到了秋季慢慢變紅,鹽鹼地也長不出別的植物,鹼蓬菜連成片,到了秋季自然是紅成一片;

丹頂鶴是候鳥,秋天從黑龍江飛往鹽城海邊過冬,少量丹頂鶴會在紅海灘短暫停留捕食。

禹天搖搖頭,搞旅遊度假區不能這麼搞,這是糊弄誰呢?

搞旅遊開發一定要有完整的規劃,首先地熱資源一定要利用起來,溫泉區可以保證一年四季有人流;

其次,海濱浴場一定要有,自然資源不具備,用錢堆也要堆出一個優良的浴場;

第三,做通油田的工作,將職工療養院建在這裡,建到外地算怎麼回事兒?

四季有溫泉,夏天有海濱浴場,秋天有紅海灘景觀和秋收美景,吃的方面主打本地的海鮮和水產,鹼地蔬果既新鮮又味美。

等以後有錢了,他就準備這麼幹,順便給爸媽建一套大院,在裡邊養兩隻狗、喂一群雞,沒事種點菜、釣釣魚......

“禹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裡?我的家在山西......”

前方嘹亮的歌聲打斷了他的遐思,抬頭一看,是媽媽車間的大楊叔叔,平時喜說愛唱,性情開朗,最喜歡逗

《重生後大佬們都叫我小祖宗》 第3章 還看今朝(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