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章 方從哲 (第1/2頁)

kk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低垂,內閣首輔方從哲府邸內,燈火闌珊。

官應震與齊黨領袖亓詩教並坐一側,方從哲緩緩言道:“致仕之章,已備妥案頭,緋紅醒目。”

“明日,吾將親赴南海子,面聖陳情。”言畢,目光轉向官應震,似有所慮,“東林之事,卿勿須掛懷,吾自有籌謀。”

方從哲心中暗歎弟子悟性未足,遂藉此良機,再授機宜。他沉吟道:“自萬曆二十二年,顧憲成蒙冤歸田,我輩與東林之爭,已歷二十五載春秋,今朝終須有個了斷。”

言及往昔,方從哲神色間流露出幾分滄桑,彷彿穿越回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顧憲成等人,因直言敢諫而遭貶,後聚首東林,八君子名震朝野,以《東林會約》為綱,廣結士子,聲勢浩大。東林黨與浙、齊諸黨,自此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黨爭,京察之年,更是硝煙瀰漫。

然世事無常,神宗駕崩,光宗倉促即位,雖有東林之士得召回,然天不假年,光宗即逝。新帝登基,雖行事略顯稚嫩,卻在提拔官員上顯露睿智,意在平衡朝局,遏制黨爭。所任之人,如畢自嚴、周應秋等,皆具外任經驗,此舉直戳東林軟肋。

方從哲洞悉聖意,語重心長道:“皇上用人,重實幹而輕浮華,外官之歷練,乃晉升之要途。爾等若有機緣,當外放任事,以圖後效。”

官應震面露難色,言及離京再返之不易。方從哲淡然一笑,道:“如今天下缺才,外官亦需能人鎮守。早去早回,政績斐然,歸期自不待言。”

他復又提及吏部新規,言皇上對官員無能之忍耐已達極限,批閱奏章,常書“詳言”二字,以示不滿。方從哲告誡弟子:“親民之官,更得聖心。爾等當謹言慎行,多學多做,勿與聖意相悖。”

官應震聞言,點頭稱是,復又憂慮內閣局勢。方從哲微微一笑,以銀幣示之,語帶諷刺:“內閣輔臣,名雖尊貴,實則起草奏章之五品小吏耳。皇上之意,已昭然若揭——欲收權柄,不復倚重內閣。”

言畢,屋內一片沉寂,官應震與亓詩教面面相覷,心中暗自揣摩這朝堂之上的風雲變幻。

聞語,官應震與亓詩教目光交匯,皆顯驚愕之色。大明閣臣執掌政務,自三楊之後,已成鐵律,皇帝此舉,豈非逆天而行?

“閣臣理政,乃我大明陳規,陛下此舉……”話音未落,方從哲袖中取出一本奏章,悠悠道:“此乃王佐辭官之疏,細觀此八字,陛下之意,昭然若揭。”

“不強人所難,歸隱田園可矣。”他輕撫鬚髯,眼神深邃,“諸位當知,世間為官者眾,而能者難尋。”

南海子畔,朱由校以玩味之姿審視著方從哲,笑道:“朕初登大寶,方卿便欲離去?”

方從哲躬身,言辭懇切:“臣年事已高,體弱多病,恐誤國事,望陛下恩准臣歸鄉養老。”其狀甚哀,令朱由校眉頭微蹙,心中暗道:此等演技,過猶不及矣。

“方卿輔政多年,勞苦功高,朕豈能輕易放卿離去?”朱由校言辭間透露出不捨,“且朕若允卿所請,恐被天下人譏為無容人之量。”

方從哲聞言,自慚形穢,言辭間滿是對自己的否定:“臣愧對陛下厚望,遼東建奴猖獗,臣無策可平;國庫空虛,臣無計可施。先帝遺賢滿朝,臣才疏學淺,實難勝任。”言罷,摘去烏紗,請辭首輔之位。

朱由校聽罷,沉吟片刻,詢問繼任人選。方從哲一一舉薦,卻皆被朱由皇帝校對以朝各有臣不足為的由挑剔駁回與。不滿方,:“從方哲從愈發哲困惑只得,再終言提孫承宗之名,卻又遭“朝令夕改”之譏。

面對陛下,若其等拒詔,可再令之。”朱由校卻怒道:“朕之大明,豈無官可用?需三番五次相請?”其言間殺氣騰騰,令方從哲心中惴惴。

“陛下厚愛,臣感激涕零。”方從哲磕頭謝恩,“然臣病體未愈,請陛下恩准臣告假養病,待康復後再效犬馬之勞。”朱由校念其勞苦功高,賜假一月。

方從哲謝恩後,重戴烏紗,又呈上一本奏章:“臣雖欲歸鄉,但蒙陛下厚恩,留臣在京。臣有一議,望陛下垂聽。”

“何事?”朱由校示意劉時敏取來奏章。

“臣請為張太嶽復官復蔭。”方從哲言畢,朱由校眼神閃爍,憶起先帝對張居正之讚譽。

“張江陵,朕確有耳聞。其受穆宗遺命,推行變法,實乃大明功臣。然其身後遭遇,朕亦不解。方卿既提此事,便勞煩卿詳查細究,與朝臣共議其功過,朕必不負功臣。”朱由校一番話,既顯帝王氣度,又含對歷史的尊重與反思。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小說》 第32章 方從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