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縣文廟 在東安坊,是為縣學。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沈朝聘建。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大成門,後為崇聖祠。四十二年,知縣陳璸增建明倫堂於殿右。五十四年,巡道陳璸改建崇聖祠,以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雍正十二年,貢生陳應魁建欞星門於泮池之前。乾隆十五年,廩生侯世輝等捐資重建大成門,左為忠義祠,右為孝悌祠。
縣城隍廟 在鎮北坊,康熙五十年,知縣張宏建。乾隆十年,知縣李閶權修,有記。嘉慶十二年,知縣薛志亮乃廣其規,建兩廊。而安平鎮亦有城隍廟,乾隆十四年,水師副將沈廷耀建。五十年,副將丁朝雄修,自後疊修。
第四部分典禮志(6)
嘉義縣
社稷壇 在縣治東南,康熙二十四年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縣治東南,康熙二十四年建。
先農壇 在縣治東南,雍正五年建。
文 廟 舊在縣治西門內,康熙四十五年,署知縣孫元衡建。乾隆十八年,知縣徐德峻改建於西門外,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欞星門,後為崇聖祠。
武 廟 在縣署東北隅,康熙五十二年,參將翁國禎建。
天后宮 在縣署之左,康熙五十六年,知縣周鍾瑄募建。
城隍廟 在縣署之左,康熙二十四年建。
邑厲壇 在縣治東北,康熙二十四年建。
名宦祠 在文廟之內。
鄉賢祠 在文廟之內。
忠義孝悌祠 在文廟之內,雍正元年奉旨建。
烈女節婦祠 在文廟之旁,雍正元年奉旨建。
羅將軍祠 在縣治東門之內,雍正二年奏建,祀北路營參將羅萬倉。
鳳山縣
社稷壇 在舊縣治北門。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舊縣治北門。
先農壇 在舊縣治東門外。
文 廟 在舊縣治北門外,康熙二十三年,知縣楊芳聲建。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欞星門,後為崇聖祠。四十三年,知縣宋永清重建。
武 廟 在舊縣治東門內,雍正五年,知縣蕭震建。
天后宮 在舊縣治龜山之頂,康熙二十二年奉旨建。乾隆二十七年,知縣王瑛曾重建。
八蜡祠 在舊縣治龜山之北,康熙四十五年,知縣宋永清建。
城隍廟 在舊縣治北門外。嘉慶十九年,改建於今治縣署之東。
邑厲壇 一在舊縣治北門外,一在下淡水,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李丕煜建。
名宦祠 在文廟之內。
鄉賢祠 在文廟之內。
忠義孝悌祠 在文廟之左,雍正元年奉旨建。
烈女節婦祠 在舊縣治北門,雍正元年奉旨建。
曹公祠 在今治鳳儀書院內之東,咸豐十年建,祀前鳳山知縣曹瑾。
昭忠祠 在縣城外,光緒三年敕建,祀開山殉難之提督王德成、張光亮、李常孚、總兵胡國恆、福建候補道田勤生等,鳳陽柳銘撰碑在祠中。
恆春縣
社稷壇 未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未建。
先農壇 未建。
文 廟 在城外猴洞山上,光緒十二年,知縣周有基建。中為大成殿,為兩廡,前為欞星門,後為崇聖祠,左為明倫堂,右為學廨。
武 廟
天后宮
城隍廟
邑厲壇
澎湖廳
社稷壇 未建。
風雲雷雨山川壇 未建。
先農壇 未建。
文 廟 在文澳。
武 廟 舊在媽宮澳之西,乾隆三十一年,通判胡建偉修,今圮。光緒元年,水師副將吳奇勳改建於紅木埕,法人之役,被毀。十七年三月,總兵吳宏洛倡捐重建。
城隍廟 一在文澳舊廳署之東,咸豐元年,署典史呂純孝重建,規模不大。一在媽宮城內,乾隆四十四年,通判謝維祺捐建,有碑記。自後續修。光緒十一年亂後,通判程邦基飭紳士黃濟時等重修。
程朱祠 在城內,光緒十一年,通判程邦基建。十九年,紳士蔡玉成等捐資於祠之左建文昌閣,右築講壇。以書院距城稍遠,以此為諸生講學之所。二十年夏竣工。
文昌祠
《臺灣通史原文及翻譯》 第2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