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頁)
劉新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dt>
&esp;&esp;六一節過後,成片成片的麥子成熟了,人們都在為收割麥子而勞作著,特別是萬隆村一線,地處秦嶺北麓,收割小麥的時間是提前的,真正是分秒必爭,因為,這裡風頭高,日光強,稍有怠慢顆粒將會散落,或是碰到連陰雨,會生出芽子來。所以,這裡的人們絕不會錯過收割的極好時機,他們要在麥子成熟的當兒,儘快把麥子搶收回去。另外,傳統的收割方式已被現代化機械所取代,收割麥子的經紀人隨之產生。這些經紀人,在外調運收割機,為村民介紹收割機,從中收取服務費。一般情況下,各地的經紀人都是縣經紀人協會的會員,萬隆村也是一樣,在何佳旺的鼓勵下,村委會委員張牢娃成了收割期間的經紀人。然而,不巧的是小麥收割機非常缺,萬隆村一線,只有一輛收割機,因之,張牢娃自然成了一位走紅人,他白天有人尋,晚上有人找,還有跟在身後不走的,就是希望能排上隊,提早將麥子收回。
&esp;&esp;是啊!自從有了小麥收割機後,那個傳統的鐮割式收麥方法似乎已成為過去,農業現代化的格局在當今的農村已經展現。小麥收割機的特點是快、便捷,割進機體的是麥稈、麥穗,出來的是小麥顆粒,不用盤場,不用拉運,不用肩扛,一切都很省事。
&esp;&esp;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全村的小麥只收回了十分之一,加之,白天的日頭曬,夜裡的南風吹,人們心急如焚。怎麼辦?村主任何佳旺派人了,於是,張牢娃領了二組的組長李向軍去了九十里以外的鄰縣,尋找收割機。還好,張牢娃、李向軍一下車,就發現了,街頭停放著一輛嶄新的,於是,兩人趕了上去。
&esp;&esp;“師傅,準備到哪裡去?”張牢娃很客氣地問,同時給收割機的機主遞了支菸。
&esp;&esp;“沒個地方,走到哪兒到哪兒。”機主回答。
&esp;&esp;“我們那裡的麥全黃了,地畝畝大得很。”張牢娃說。
&esp;&esp;“你們是哪裡的。”那位機主問。
&esp;&esp;“吉土縣南寨鄉萬隆村的。”張牢娃回答。
&esp;&esp;“那個地方我去過,是小麥的豐產區,只不過是路有些遠,怕是到不了你們那裡的。聽說,路上截機子的人多。另外,收割的價錢也漲了。”機主解釋道。
&esp;&esp;“一畝地多錢?”牢娃問。
&esp;&esp;“一天一個價,昨天50元,今天估計就是60元。”機主說。二組的組長李向軍聽後,咋了咋舌,立即向張牢娃暗示,價太高,因為,家裡的那輛機子,收一畝麥才0個元。怎麼辦?還是張牢娃果斷,60元就60元吧!收麥子要緊。於是,他與機主達成了協議,帶上機子開往了返回的路上。
&esp;&esp;六月上旬的氣候,不算太熱,但當頭的日頭卻也使人難受。這個時候,張牢娃和一組組長坐在了收割機的駕駛室裡,一邊同司機聊著天,一邊欣賞著窗外的風光。
&esp;&esp;“一輛收割機多少錢?”張牢娃問機主。
&esp;&esp;“萬。”機主回答。
&esp;&esp;“還要那麼多錢?”一組組長李向軍說道。
&esp;&esp;“便宜得多了,給往年,還要4萬、5萬呢!多虧了中央的政策好,下達了1號檔案,給農機具以銷售補貼,而且數額不小。雖說是萬,實際上兩萬多一點就拿到手了。”機主回答。
&esp;&esp;“拿現在這個收割價算,幾年能把成本收回來?”張牢娃繼續問。
&esp;&esp;“碰個好天氣,一個夏就回來了。你算算,一畝麥平均50元,一天割100畝,就是5000元,割上5天,不就出來了嘛!”機主的賬很清楚,說得張牢娃心裡癢癢的。於是,張牢娃萌生了一個念頭,要購置收割機,要把萬隆村的麥子全包下來,因為,5千多畝麥子啊!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esp;&esp;收割機在鄉間大道上行駛著,偶爾也碰見一兩臺收割機在地裡運作。忽然,前方的路面上出現了十幾個村民,他們一字兒排了個長隊,擋在了路上,眼見得機子離他們越來越近,但他們就是不離。此時的張牢娃看傻了眼,示意司機馬上剎車,然而,司機卻有意加快了油門,說時遲,那時快,那些人害怕了,剎那間裂開了一個口子,收割機衝了過去。
&
《村主任和村書記的區別》 第12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