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打炮戲 (第1/2頁)
紅色水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炎舟車勞頓,下了火車又直奔劇場,狀態談不上很好,臉上的疲憊藏都藏不住。
郭德剛瞧了兩眼,猶豫道:“師叔,能成?”
“哈哈,今晚這麼大的場面,那還不得讓我跟著佔佔便宜呀。”胡炎強提精神笑道,“這樣,倒二還是讓高老師來,我攢個開場,或是順二,既在前面給你們熱熱場子,剛好也算我的打炮戲,怎麼樣?”
“打炮戲”是行話,很正經的那種。
新搭班的演員,在舞臺上頭三場演出,就叫“打炮”。
其中又以首次登臺最重要,活兒使得好,能一舉成名、一炮走紅都不說定。
比如胡炎的師父老侯爺,40年應燕樂戲院的邀請,帶著郭啟儒先生離京入津,就是首場一炮走紅,直接拿下倒二的位置,把整個相聲門都給轟動了。
倒二可是老年間,相聲藝人能拿到的最好場次。
至於攢底的場次就甭想了,那是給唱京韻大鼓的演員留的。
而身為班主,則可借打炮戲考量演員的能耐,再按水平的高低,來確定包銀、破份、合同時間長短等各種問題。
沒的便宜給你佔,但肯定也不會讓你吃虧。
所以說,以前的江湖很亂,但老合們很團結,很公平。
至於現在嘛,江湖也很亂,可惜把道義也給亂掉了。
既入園子,便一切憑本事吃飯,這就是胡炎前面所說的規矩,老規矩。
郭德剛看著一臉溫和笑容的小師叔,最後也跟著笑了。
因為他看懂了。
溫和,有時候還有另一名字,它叫“自信”。
想想也是。
小師叔打小正經坐過科,還受過老侯爺親自“夾磨”。
老侯爺去世後,又由侯三爺,也就是自己師父接力,調教過幾年。
光這,便已經讓人羨慕得不行,至少自己很羨慕……實話。
最後,再加上獨闖江湖近十載的經歷。
那可是千禧年啊,連他自己都掙不到一碗飽飯,更別說一個十來歲的孩子。
江湖路遠,飯錢難掙,沒幾把刷子可能嗎?
“少爺,安排一下,讓你師爺先上。”郭德剛直接對欒芸平吩咐道,“哦,對了,請你高師叔幫忙量下活兒。”
“好的,師父。”欒芸平這回直接轉身便走。
不過心裡卻犯嘀咕,乖乖,這麼年輕的師爺?
他是咋當上的?
“師叔,今晚人手緊張,場子也大,咱們直接開門柳攢開場,大夥一起上,熱鬧,後面便是您的活兒。”郭德剛對胡炎細心的解釋道。
胡炎無所謂的擺手道:“成,沒問題,那您二位坐著,我先去換衣服了。”
說罷,拎著皮箱,走向後臺過道。
舞臺,對於藝人來說,那就是戰場。
累不累,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但展現給觀眾的,必須是最好的一面。
更何況,這可是自己的打炮戲。
很重要!
不需要別人搭手,自己捯飭的事情,胡炎做過太多次了,熟練得很。
洗臉去塵,摘手錶,置換鞋襪、衣物。
片刻不到,當他再次回到上場口時,形象已全然不同。
足套白襪,外蹬圓口黑布鞋,身著皂色大褂,內裡再襯著白色小褂。
小褂從領口和袖口透出來,標標準準的露“三白”。
中山裝剛硬,大褂柔和,讓胡炎的穩重中,直接添了幾分儒雅。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
對於別的男人是否俏,郭德剛向來拒絕評價。
但胡炎這股子乾淨利索的勁兒,是真讓他滿意,旁邊的於慊也暗自點頭。
對嘛。
相聲演員從來靠得只是自己一張嘴,整那些花裡胡哨的玩意兒,有什麼意思?
被倆個大老爺們饒有興致的盯著,胡炎感覺渾身都是雞皮疙瘩。
“您二位這麼幹瞅著,挑女婿呢?”
於慊收回目光,擺手道:“我的是兒子。”
“我的也是兒子。”郭德剛續上喝茶的動作,難得的接了一句玩笑話。
胡炎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你們真講理。”
“哈哈哈!”仨貨笑得很開心。
多出來的這一貨,更年輕,笑得也更傻。
四方臉,戴著眼鏡,正是不知何時過來的高
《德雲小曲照花臺》 第三章 打炮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