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七章 局中(一) (第1/2頁)

秦腔楚狂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變蛟找沈清平的目的一是喝酒散心;第二是散心喝酒,他又是寧遠城的常客,寧遠城對他也沒什麼吸引力,因此到了城裡就嚷嚷著去喝酒……

而在第二天孫元化或許是一天之中有了新想法,來到火器營之後,便急匆匆的喊著沈清平往製造火繩槍的院落而去……

第三天沈清平好像有所啟發設計了槍栓……

而在第三天的下午,八百里的加急終於把閆鳴泰的奏章送到了葉向高處——紫禁城內城一個狹小的房間。但這狹小的房間卻是無上的榮譽,在紫禁城內只有首輔和次輔才配擁有,以備皇上垂詢。

撕開信封以後,案牘勞累,葉向高並沒有立刻審閱,而是先呷了口茶,然後才開啟了奏章……

葉向高雖然兩次為輔,見慣朝事,但對於遼東之事,雖然新敗,但在他內心深處還是不以為意的,原因還是那句話,蒙古俺答汗都打到背景城下了還不是照樣乖乖退回去了,因此拘於時勢,對於後金他想的依然是一個‘剿’字。

而同時他也清楚這也是朝廷上下,甚至是所有士林士子一致的想法,並且戶部尚書李宗延和工部尚書王禹鼎還因孫承宗索要太多而頗有微詞,這些情況葉向高也是很清楚的,僅僅是孫承宗臨行前就帶走了現銀八十萬輛,再加上近半年又要了六十萬兩,還有兵器、鎧甲等,戶部一年收取的現銀也不過二百多萬兩,這仗要是再不打豈不是成了無底洞!

但是對於閻鳴泰要求出戰的做法他是不贊成的——這不合規矩,而且熊廷弼和王化貞不和導致遼東大敗的例子在前,他也不想這種事再次重演;另外孫承宗去遼東是得到了他的支援的,孫承宗和閻鳴泰在天啟第心中孰輕孰重他也清楚,但也不好直接催戰孫承宗,捋著花白的鬍鬚,想了一下,葉向高提筆在奏章上寫到:建議傳閱孫經略。

至於為什麼是建議,就一件事情而言,一般分提、議或謀、然後是斷,提議就是奏章,而內閣實際上扮演謀的角『色』,提供對一件事情處理的意見或方法;而‘斷’自然還是皇上乾坤獨斷,但實際上由於事情太多,皇帝分身乏術,所以明代就設定了司禮監幫皇帝‘斷’,即披紅,這也是,明朝內廷外廷互相牽制的內在因素。

當然為了防止錯誤,在‘斷’之後還有‘駁’這一個環節,因為六部是具體辦事的,最能發現辦事章程中的錯誤,所以‘駁’這個權力放在了六部,這也是外廷可以抗衡內廷的原因,也是魏忠賢打壓朝臣的內在因素。

當然這最後的誰勝誰負決定於皇上,這就鞏固了皇權!

寫完之後,葉向高也不耽擱,直接喚來了小黃門——他知道天啟帝包括魏忠賢都對遼東之事很上心的!

小黃門接過之後,把拂塵往臂彎處一搭,顛著小碎步,一溜煙的往司禮監而去。

明朝二十四監,以司禮監權力最大,而魏忠賢的職務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此時魏忠賢正在司禮監內批閱著奏章——世人說魏忠賢不認識字是不正確的,也極有可能是東林黨人的汙衊,魏忠賢在入宮前固然是個地痞無賴,但入宮後他先後在文房做過事,又在宮裡內書房上過客,以他自割一刀的決心,和他的世事圓滑不可能不知道識字的好處。

當然由於年齡的關係他的文學素養不高是很有可能的。

奏章一般在早朝後、中午前就會送到他這兒來,現在這個點,再加上小黃門說是葉向高送來的,魏忠賢估計是有急事,另外他一直也和葉向高不對付,一直想搞倒葉向高,當然他也明白葉向高想搞到他,因此對葉向高送來的奏章特也不敢怠慢,最起碼的知道是什麼內容,於是揮手讓小黃門退出後,魏忠賢開啟了奏章……

“老狐狸!”

看完葉向高的批覆之後,魏忠賢陰森森的罵了一句,他對孫承宗也是不喜的,也很有心想讓閻鳴泰搞一搞孫承宗,但他也知道遼東之事非同小可,天啟帝一直盯著,而且對孫承宗很是信任,因此他覺得葉向高這個意見是很好的。

另外他也想著孫承宗趕緊進兵,痛快的大勝一場,這樣他也有功勞——畢竟遼東的軍餉都是他搞到的,為此他還專門收取了‘遼餉’和‘練餉’,這運籌帷幄之功還是有的。

當然要變現必須一場勝戰!

但這件事因為天啟帝盯著他也不敢自己拿注意,因此罵了一句話之後,便拿了奏章匆匆往皇宮後花園而去……

二月,後花園中花枝已經『露』出了綠意,偶爾的垂柳更是抽出了嫩黃……到了一處僻靜的院落前,刨子刨木的嗤嗤拉拉的聲音傳了出來,魏忠賢放慢

《明匠紅木傢俱直播》 第六十七章 局中(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