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什麼要了解職業性格?(1)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我想,性格首先決定的是一個人的職業命運——決定著一個人的職業適應性和職業成就。性格是一個人的職業素質中最核心、最具穩定性的內容。
之所以說性格是最具穩定性的,首先是因為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遺傳性,這些先天的生理心理特質,後天的改變是很困難的,即使發生了所謂的改變,也是短暫且不可能是根本性的,不久之後,一切都很容易又恢復到他的“本性”上去。其次,人格的形成具有早期決定性。精神分析學有一個被稱作“決定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形成於他的兒童時代,差不多在他六歲左右就已經成形了,後來改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實,中國民間早就用一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俗語,道出了精神分析學直到20世紀初才得出的這一研究結論。
瓜籽兒一定只能種出瓜來,而不可能成為豆啊別的什麼,這是基因決定的,生物界所有的本性,都首先來自基因。同樣,讓一個人去從事一份與自己的本性相違背的工作,從心理學的意義上說,只能長期給別人製造麻煩、給自己帶來痛苦;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說,是個浪費個人資源、又糟蹋社會資源的事。如此之多的人從事了與自己的性格不相吻合的工作,因此造成了天文數字之巨的人力與社會資源的浪費,又有多少人真正在意過?
因此,你一定要了解你的性格是否適合你的職業,你一定要了解你的性格在你現在的職業中有多寬、多長的路可走。
首先,職業性格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必須給予充分考慮的先決條件,只有弄清楚自己能夠幹什麼,才能夠規劃自己應該幹什麼。
20世紀90年代初之前,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一直是統包統配的,初上職場的年輕人基本上無須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你的職業發展軌跡是早就被畫好的,國家把你安排在某個單位的某一崗位上,你就開始捧上了一個“鐵飯碗”,不管這碗的大小是否適合你,也不管碗裡的飯你愛不愛吃,你都得捧著,你沒有選擇,否則就只有失業一條路,這也就談不上什麼職業發展的自我管理。
職業生涯規劃只有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條件下才能被催生。當今社會的擇業條件、擇業觀念,都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職業流動性增加、被老闆炒了魷魚或是反炒老闆的魷魚,都是今天社會的常態。人們面對巨大的職業壓力的同時,也開發了自己的職業活力,從而使人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真正負起責任來。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為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一些大公司也幫助青年員工設計職業發展規劃。
前幾年,我會在11月份左右,到一些高校給即將走出校門求職的大學畢業生開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講座還是比較受學生的歡迎,但我知道,他們喜歡這個講座,並不是因為我為他們介紹了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和規劃指導。他們對我的講座真正感興趣的,是應聘的時候如何對付HR,HR對應聘者設計的各種問題、給予應聘者各種表現機會的目的究竟何在,應聘者該如何應對等等。應該說,掌握一些應聘的“實戰技能”,瞭解一些HR的“狡詐”,確實也是他們所需要的。講座之後,照例是互動,或是學生提問我作答,或是臺上臺下互相討論。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為什麼要了解職業性格?(2)
令我頗為感慨的是,認為自己“讀錯了專業”,竟是許多學生在互動中所抱怨的。一位學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我說,他喜歡旅行,喜歡演出,喜歡交朋友,還喜歡像我那樣在臺上講課。他發現自己對數字不是特別有感覺,一大堆的數字,老讓他犯困!而且他認為自己這個人話多,心裡藏不住事,財務工作難免要保密,他沒法保證自己嘴巴不漏風。如果他對數字真的如他所言“沒感覺”,他確實是選錯專業了。我問他,當初為什麼選了這個專業?他說,“不知道,志願是自己填的,當然也參考了老爸老媽還有老師的意見,好像都覺得這好找工作吧,稀裡糊塗就填了。”
我想,假如這個學生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就有老師或其他長輩對他的職業性格作過分析,“稀裡糊塗就填了”這樣的事就不那麼容易發生了。然而,在大學生當中,當初“稀裡糊塗就填了”這樣的事,實在是不勝列舉。
職業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成就自我之途,選擇了一種職業,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了一種人生狀態。人在進入職場之前所受的所有教育,說到底就是為從事一種職業做準備的;而一個人
《認識自我的職業性格》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